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知道自己的无知 是智慧的开始 | 原创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9-06-02 14: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优越感呢? 或许有个心理学原理可以解释。

1999年,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做了四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能力越弱的人,越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不能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事物,更加不能认识到自己本身能力的不足。 这种认知偏差的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或“达克效应”,这项研究也使他们获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虽然搞笑,但却引人深思。

不难发现,当遭遇失败时,傲慢的人习惯于推卸责任或不走运,相反,谦逊的人倾向于反思内在原因; 当取得成功的时候,傲慢的人则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为自己聪颖和才华,而谦逊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帮助或把其看成是幸运。

关于自我认知的问题,先贤们已经做过很多讨论。 老子在《道德经》说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往往越是厉害的人,不以功高自居,德高不自显,位高不自傲。 常言道: “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内心充实的人总是谦逊的,言谈之间对自己的成就表现出轻描淡写的态度。

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 认识到并承认自己无知是一种智慧,但承认无知并不是自我贬低,而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最终才能走向“知道”。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局限,那么这个人就是傲慢的,过度关注自我。

基督教的七宗罪之首就是傲慢,乃最严重的罪恶,傲慢让人不可教化,认为自己高于他人,目空一切,对神不敬重,是一种与上帝为敌的态度。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 曰长傲,曰多言。 ”而谦卑有助于减少因傲慢而导致的失败,应该避免过度的关注自我,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去倾听别人的看法和获得反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