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于与微博的关联性很强,秒拍也具有明显的媒体属性。而这种属性表现在秒拍上就是流量峰值的冲击,尤其是微博中大量明星不定期的“官宣”,这种突发性的流量对秒拍架构在云上的业务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微博的运维工程师类似,秒拍的小伙伴们也是“压力山大”。而以往,秒拍的主要业务架构是部署在虚拟机上的,在扩容速度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存在成本较高、扩展性待提升等问题。
那么这种弹性扩容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呢?当下热门的容器服务就具有启动速度快、资源占用小、运行效率高等特点,在应对突发性的大流量冲击时也可以实现快速扩容。也就是说,除虚拟机之外,完全可以迁移到容器中进行提升,那么阻碍是什么呢?
首先,秒拍有大量的用户,迁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用户体验和用户数据丢包等问题,另一方面云平台的迁移会有很大兼容性问题的产生,如何降低单点依赖保持最大可能性的将业务内容完整迁移也是一个大工程。
而在经过了重重的考量之后,华为云成为了秒拍最终的选择。据秒拍架构师李东辉介绍,一方面是看重了华为云近年来迅速增长的市场表现,提供了诸多业界领先的技术和成熟的架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实际迁移过程中,也正是华为云提供的有力技术支撑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保证了迁移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