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凡认为新体育要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为辅助,并且是真正以体育运动为核心而不是其他行业为核心,比如很多传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最初都是隶属于零售,制造业,并不是体育行业。同时,这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商业逻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企业也有很大差别。
新体育的出现会使得中国真正有自己的体育产业,而不是拼凑的体育周边。其实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包含了工业制造、地产、文化娱乐等多个产业在内。这也就是我们会看到或者听到很多企业在体育产业领域布局的时候都在谈打造体育产业完整闭环。
卡宾滑雪总裁、CEO 孙承华:未来体育应以大众化、商业化、市场化、文化化的理念发展
辩证来看,中国的体育产业的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我们可喜地看到,经过三年的发展行业规模体量上有了新变化、社会、大众、资本对体育的关注度有明显的增加。而在经济环境发展的新常态下,体育产业发展正在“蜕变”。
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变,这是新时期体育发展内涵的重要方面。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以体育的大众化、商业化、市场化、文化化的角度。孙承华认为,“大众化、商业化、市场化、文化化”的四化理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大众化会带来群众的广泛参与,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商业化,成熟的商业化的模式从而形成产业市场化,不论是体育产业的商业化亦或是市场化,更是一种体育产业文化。
人民日报社体育部副主任 薛原: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落实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而处在新阶段的体育产业应该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常说的创新性发展和与时俱进的道理。
薛原认为,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落实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模式。做好与体育发展阶段、需求相适应的供给侧改革,包括理念、制度、资源、模式、政商关系等。对于中国体育来说,要通过深化改革获得新的动力,找到新的更广阔的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当能充分发掘、发挥体育的多元社会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陈元欣:新体育下,体育应回归到民生
过去很多赛事主要是以竞技为导向,现在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育产业有了巨大发展空间。陈元欣认为,体育的本身价值应该回归到民生的角度,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