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轮名贵中药涨价的主角,是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拥有高知名度的漳州片仔癀。
资料显示,片仔癀的由来,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廷御医将配方带至闽南,是“福建三宝”之一。作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和云南白药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绝密级中药保密配方,拥有自己的独特知识产权,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500多年前,片仔癀就跟随福建先民‘下南洋’的迁徙,将中医药的深厚与先进,散播到东南亚乃至更遥远的地带。”片仔癀药业董事长刘建顺说,当时的东南亚地区炎热荒蛮,充满艰辛和危险。具备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功效的片仔癀,极适宜应对热带地区气候。因而去南洋闯荡的先民,行李中往往都少不了片仔癀。
直到今天,片仔癀依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0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外贸单项品种出口第1位。
但令人尴尬的是,片仔癀在当前市场中的知名度,显然无法与自身辉煌的历史相匹配。在多个机构发布的中药品牌知名度排行中,片仔癀都排在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以及三精、江中、999等新老同行之后。
“身为名贵中药,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知晓者却寥寥,人们当然会对你的突然提价,持质疑态度。”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品牌学者尹杰说。
他表示,互联网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过时。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是中药老字号在品牌管理方面亟须补上的不足,也是整个中药行业未来都需要重视和加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