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美国大型银行财富管理借鉴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21-05-15 07: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受益于庞大的家庭资产和旺盛的财富管理需求,美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庞大且保持了较好增长。 根据美国投资协会(ICI)统计,在美国注册的投资机构虽不断的退出和进入,但投资机构总数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各类型机构数量变动有所差别,如近年来ETF投资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从1999年的30家增长到2019年底的2157家,单位投资信托机构则由1999年的10414家下降到2019年底的4571家。2019年末在美国注册的投资机构净资产规模达到26.04万亿美元,较1999年增长了266%,1999-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为6.7%,保持了较好增长。




  • 我国财富管理意识增强,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住房比例接近60%,金融资产也以保本型产品为主,其中,现金和存款配置比例8.0%、银行理财及资管产品和信托配置比例5.4%、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仅2.0%。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刚性兑付打破等,我国居民财富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我们认为未来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空间巨大,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在较高水平,预计居民财富规模增速也将实现较快增长。麦肯锡预测2025年我国个人金融资产将达到332万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1%,且超高净值和高净值客户金融资产更快。另一方面随着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预计我国居民将降低房地产资产配置增加金融资产配置,未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将大幅增加。




  • 财富管理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财富管理业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性,产品标准化程度很低,因此美国财富管理市场格局仍较为分散,众多参与机构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美国财富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全能银行、专业化私人银行、信托和托管银行、经纪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家庭办公室和线上财富管理平台等,这些机构拥有差异化的客户定位、价值主张和相配套的商业模式,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基金、券商、保险、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等,各机构差异化定位发展,目前银行和信托规模较大。 2020年末我国大资管规模约100万亿元(未统计保险资管规模,另外各机构通道业务有重复计算,未剔除),其中,公募基金规模19.9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专户规模8.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规模为8.6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规模为17.0万亿元、理财规模为25.9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为20.5亿元。



2.2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商业模式:从产品维度向以客户需求维度进阶


客户是财富管理的核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业务设计是财富管理发展的重点。多年来随着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财富管理的内涵也一直在延伸,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财富管理机构早已摒弃了产品销售导向的经营思路,更多的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以服务深度获取优势。具体来看,美国财富管理商业模式进阶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1)产品为主导的卖方销售模式向客户需求驱动的买方投顾模式转型。(2)自有产品销售向开放财富管理平台转型,与外部机构合作共同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财富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



(a)卖方销售模式到买方投顾模式


美国财富管理经历了从卖方销售模式到买方投顾模式升级,当前买方投顾模式是美国财富管理市场主流模式。 美国财富管理早期也是以产品销售为主导的卖方销售模式,但随着佣金率降至低位、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机构竞争加剧等,逐步形成了现阶段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 当前买方投顾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满足客户财富增值保值的主流需求,资产管理成为财富管理的主要功能,这取决于财富管理机构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这意味着财富管理机构不仅向客户提供股票交易、单一基金买卖的简单交易服务,而是要通过投顾的专业能力,从资产配置的视角,为客户挑选与其风险收益期限相匹配的服务,可以是简单的基金组合、信托组合,也可以是多元化产品的组合。 另一方面是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外的个性化的需求,如为客户提供诸如税收、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以服务深度获取优势,进一步增强与客户黏性。


而我国目前财富管理行业主流模式仍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卖方销售模式,且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我国买方投顾模式也在有序推进,但阻力较大,进度缓慢。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以产品为主导的卖方销售模式仍是主流模式,同时,产品结构单一且同质化非常严重。我国财富管理机构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理财、保险、公募基金、信托资产,而PE、VC、结构化复杂产品和海外资产产品几乎没有。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告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推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迈入代客理财的买方投顾新时代。买方投顾模式对财富顾问的专业化能力和机构的资产配置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第三方机构、券商和商业银行等获批投资顾问资格,但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作为公募基金最大的分销渠道之一,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买方投顾方面还并未有实质性的动作和专业服务。



(b)自有产品销售向开放平台转型


打造开放式的产品货架和财富管理生态圈,积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是财富管理商业模式转型的方向之一。 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传统财富管理机构看到了开放平台商业逻辑的巨大价值。美国财富管理机构早已不是简单的卖自家产品,而是协同集团内多个金融牌照的优势,联结外部机构打造开放式的产品货架和财富管理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化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也在积极打造财富管理开放平台,从最初的销售自家理财产品到代销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等,但产品货架的开放性还处于初级阶段,如目前只有招商银行等少数银行开始代销其他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因此平台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不过打造开放式产品货架对产品筛选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未来财富管理机构需要面临的挑战。另外,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不仅指开放的产品货架,更重要的是在平台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生活”综合化服务,这不仅需要财富管理平台与外部金融机构加强合作,还需要与非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开放的财富管理生态圈。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财富管理要搭建大平台,拥抱一切有利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社会资源,让客户在招行的平台上享受开放、自如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做全市场的产品采购专家和资产配置专家,在长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c)数字化转型加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发展迅速,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财富管理机构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富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延伸了财富管理客群边界,进一步打开了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改变了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助力实现“千人千面”的全方位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财富管理对专业的财富顾问依赖度非常大,因此一般只有富裕及高净值客群才可以享受到财富管理服务,但金融科技使得普通大众也能享受到财富管理服务。同时,财富管理机构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来对客户精准画像,以实现精准营销,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升级风险管理系统等目标。近年来以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代表的美国商业银行以及以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我国商业银行均是加大了金融科技的投入。



  • 盈利模式:销售佣金向按AUM收取资产管理费进阶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主要包括按AUM向客户收取的资产管理费或咨询费,以及按照销售规模收取销售佣金两大部分。间接收益主要指财富管理业务可以为公司沉淀大量的低成本存款,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与综合贡献度,与投行等其他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带来更多的综合收益。


美国财富管理行业历经了从卖方销售模式向买方投顾模式进阶,收费模式也由销售产品赚佣金模式逐步向客户收费模式转型,目前仍是两种收费模式并存。 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主流依然是卖方销售模式,收费模式主要销售产品赚取佣金。 以摩根大通为代表的美国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来源主要包括:(1)资产管理费:根据客户所委托的资产市值按一定比例或者其他约定方式向客户收取,该模式下客户将资产委托给机构管理,配置什么产品由机构决定,客户不参与。管理客户资产市值涨跌会直接影响机构收取的资产管理费。(2)交易佣金:根据产品销售额向产品供应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该模式让客户自行选择配置产品的服务模式,根据客户的每一笔交易收取佣金,客户资产市值的跌不直接影响机构收取的交易佣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