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像视觉
爱影像视觉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影像视觉

这样拍星空,再也不怕噪点了

影像视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4-04 22: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7:32pm-7:55pm ,也就 23 分钟。每天的蓝调时段有两段,分别是凌晨蓝调和傍晚蓝调。上图两个都可以看到,分别是左边和右边的两个时间段。



为什么不采取多张堆栈拍摄?

为了获得更好的画质并有效的去除燥点很多摄影师通常会采取机位不动对前景(地景)多张拍摄,有时候还需要盖上镜头盖拍一张暗场,然后在后期进行堆栈降噪处理。当摄影师在相对轻松或者没有疲劳的拍摄环境下这样做确实是一个精准有效的办法,但却不适合户外高强度活动拍摄。做为极影团队一员,我经常在高强度,高海拔环境下拍摄。白天徒步或攀登环境强度已经使人感到劳累,疲乏,如果晚上再进行星空银河的拍摄更是超负荷运转。如果继续选择多张堆栈暗场降噪的拍摄方式会为身,心,脑带来过于繁琐的操劳,说句玩笑话,高海拔大脑缺氧的环境下人一般比较纯真,还是简单一点好。并且往往户外活动持续超过十天以上,每个星空场景都按照多张堆栈拍摄的方法在后期查询照片也不易把当时的想法系统逻辑的在后期重现。户外露营点经常是荒无人烟之地,这样也有利于把相机固定好机位后轻松等候蓝调和黑夜的间隔时长。举个例子,即便不在银河季,蓝调时段后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银河才会出现,那么这段时间就可以在蓝调时段拍好前景(地景)后,机位保持不动,关机盖上镜头盖,调好闹钟进帐睡觉。待银河出现时再补拍银河即可。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我太懒。但有一点,在一些特殊拍摄环境下并不适合这么做,例如海景银河,可能在蓝调时段摄影师所处位置的潮位是低潮或者退潮,但当银河出现的时就变为涨潮或高潮。这样不动机位拍摄是坚决不可取的。



蓝调时段拍摄前后期实例分析:


冰河世纪


Planit 截屏上,大家可以看到巴基斯坦北部蓝调时段,同时还可以看到过了一小时 30 分钟天才完全黑。如果想拍银河或者星轨,最好等到“黑夜开始”这个事件之后。首先,踩点探索完这片区域后找到了合适的构图,待蓝调时刻拍摄了前景的冰川流水及雪山部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在蓝调时刻的雪山主峰被云层遮住,为追求整个画面的完美,后期我又特别挑选了另一张机位不动情况下拍摄到无遮挡的雪山进行曝光合成。



前期

前面说了只所以在蓝调时刻拍摄,因为蓝光时刻的干净对比黑夜时刻拍摄的高信噪比画面有绝对优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张对比图看出蓝调时刻和黑夜时刻的 优劣性。



1

等待蓝调时段拍摄完前景冰川,机位保持不动,继续等待。可以看出蓝调时段所拍摄的前景冰川的信噪比很低,画面很干净,那么如果在黑夜拍摄的前景信噪比如何呢,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局部对比图 :

蓝调时刻百分之百放大后,可以看出远处冰川河流包括山脉几乎没有噪点,画面还是很干净,我们再来看黑夜时段同样位置的截图

从画面看出黑夜时刻所拍摄同样位置的冰川流水画面增加了很多噪点,画质明显降低,可能有朋友会问现在的相机宽容度都很好,如果硬拉亮曝光可否呢,那么我们继续看一张尼康D810强行拉亮曝光的对比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