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人类发展这么多年,其实有不少地方已经到瓶颈了。
现在我们是2017年,从三十年前的种种畅想未来的科幻文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前人对如今科技发展所寄托的希望,在他们描绘的21世纪中,人们已经在外太空设立了太空基地,普通人也可以乘坐飞船遨游宇宙;能源问题得到解决,再也不会有为了争夺能源而血流成河的残酷战争;医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曾经困扰着人类的绝症都迎刃而解……
可现在,这一切幻想都依然止步于幻想,且愈发渺茫。
然后我意识到,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后,几十年来我们的物理理论几乎都只停留在对原有理论的修补与证明上。在包括理论物理和芯片技术在内的不少领域,现代科学家的认知并不比百年前的科学界泰斗所研究出的成果有多少实质性的突破。
也许除了远超我们的地外智慧文明,没有人能点醒我们让我们进步,让我们彻底摆脱这种原地打转的窘境。
但按照费米所提出的悖论,有极大可能我们这辈子都无法认识到其他文明。
正是因此,这些文明一旦出现,对于人类而言才尤其可贵。
无数科学家穷其一生想要发现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等文明,无数的外星生命探测仪至今仍在宇宙中孤单地运作着,播放着来自人类世界的音乐和画面。
1979年,美国向无限的宇宙发射了探索者号飞船,上面带着一切可以让外星文明认识到我们也是一个文明的信息,诸如人类的画像,勾股定理,亚当夏娃等。这艘飞船至今已经飞离地球超过110亿英里,虽然一无所获但继续前进着。
这一切绝不该因为人类单纯的恐惧就被贸然毁灭。
2 每个人都享受科技,总该有人愿为它牺牲
罗振宇提出了一个观点:玩不起的赌局就不该去尝试。
他和其他赞成毁灭地外文明的辩手都认为,地外文明的价值观和宇宙法则也许是我们无法理解甚至与我们完全背道而驰的,面对人类更极有可能是完全碾压的优势。如果我们无法控制风险,那么选择呵护它无异于养虎遗患。
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但结论我并不同意。
即使这是一场赌局,我们所有人也都无法置身事外。
因为科技的所有成果,都是全人类共享的。
在我们享受普及到生活每个角落的科技成果时,在我们感叹“科技改变生活”时,我们必须意识到,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具有危险性的,化工、地质、航天……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以身殉职的科学家更是不计其数。
每个人都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始终都有人前赴后继地为它牺牲——这是一件非常壮烈,充满着英雄主义情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