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母婴日报
拒绝朋友圈谣言和“大多数经验”,让靠谱的育儿知识变得有趣、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母婴日报

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年龄”,简单7招胜过一万句唠叨

母婴日报  · 公众号  · 孕育  · 2019-11-29 21: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立规矩的7个技巧


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样“一点就透”,迅速领悟家长的意图,所以立规矩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既清楚地知道规则,又不至于扼杀他的自由天性。



生活上立规矩要听孩子意见


生活中需要孩子遵守的规则很多,小的如起床时间、锻炼习惯、玩具收纳、写作业等,大的如公共场合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所有的规矩除了要给孩子讲清理由,也要和孩子一起商量探讨,尊重他的表达权和个人意愿,尤其是那些非强制性规则。


在民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规则容易内化,实行效果好。


比如,规定孩子的起床时间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起床后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倒推出起床时间,如果想晚起十分钟,需要压缩哪部分时间,具体怎么做,最后定出最终的起床时间来。


规矩内容要明确,有可操作性


孩子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方式更倾向于形象化思维,为减少沟通中的误解,规矩内容一定要清晰,有执行操作的步骤最好。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布置家务劳动,但孩子可能完成得不够顺利,反遭家长斥责,结果导致孩子的积极性受影响。


举例来讲,如果想培养孩子自己收纳玩具的习惯,就要明确告诉他,什么玩具收在哪个位置,怎么收。你们可以一起画出或者写出玩具收纳的规则、步骤,贴在墙上,时刻提醒。



❂  讲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


立规矩时尽量给孩子讲清后果,最好是跟他切身利益相关的。


比如起床问题,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先送你上学,然后要赶去上班,如果因为你的磨蹭而让妈妈上班迟到,单位就会扣工资,那这个月你的零花钱就要减少或者被扣。”


没守规矩时,也不要给他贴标签


立下的规矩,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三令五申,或者换用别的方法,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笨,这都做不到”“你就是起床困难户,真烦人”等等。


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相信,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但起不到督促的作用,还可能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更加难以遵守规矩。


❂  别当着孩子的面告状


有些家长会对配偶说:“你儿子今天又迟到了,你看怎么办”“他今天又打了别的小朋友,我上次说他也不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错误被拿来当场讨论,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就是一场批判大会,不仅影响自尊心,还可能使他越来越“皮”。


如果家长一方已经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就不必再向另一半告状了。当然,如果另一半有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意识,不会继续批判孩子,而是蹲下来安抚,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帮他看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现,提出期待,扭转伴侣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化伤害为教育契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家长慧  ·  这样养女儿,将来她一定嫁得好
8 年前
德州中商博大置业有限公司  ·  送给爱车一个专属车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