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荐读 | 他隐姓化名17年,只为中国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29 18: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接到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部长刘杰约见的通知。到了刘杰办公室,对方开门见山地向王淦昌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研制核武器的决定,并请他参加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迎着刘杰的目光,王淦昌铿锵有力地回答:


“我愿以身许国!”


第二天他就到二机部九局去报到了。 从那时起,王淦昌这个名字从科技界突然销声匿迹了, 而在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中,多了一个名叫“王京”的领导者。

这意味着,王淦昌在以后若干年中,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这对当时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成绩的王淦昌而言,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王淦昌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学生,也是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迈特纳唯一的中国学生,年仅26岁就成为了物理学博士。

1942年初,王淦昌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独到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以后的实验所证实。这是王淦昌对国际物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物理评论》杂志将此文评为年度最佳论文,王淦昌因此荣获第二届范旭东奖,还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列入《百年科学大事记》之中,K.C.Wang(王淦昌)也因此扬名海外。

1956年,王淦昌被派至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先担任高级研究员,后任副所长。通过对近10万张气泡室图片和大量数据分析,1959年秋,王淦昌小组终于发现了一张反西格玛负超子事例的照片。 这是人类通过实验发现的第一个荷电反超子。


这项重要成果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1972年访华时对周恩来总理说:


“联合原子核所这台加速器上所做的唯一值得称道的工作,就是王淦昌先生及其小组对反西格玛负超子的发现。”

如果能够继续在原来的科研领域工作,王淦昌很有可能叩开诺贝尔奖的大门。然而, 为了中国能造出原子弹、氢弹,为给中国人争这口气,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隐姓化名,中断与外界的联系整整17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