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投研圈
新财富投研圈是基于新财富十余年各类品牌评选推出的资本圈活动平台,针对资本圈高端群体,3000家上市公司、新三板、34个研究领域的1600家分析师及一级、二级市场专业投资者机构等沟通互联的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投研圈

泡沫破了?

新财富投研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3-09 19: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以为他说的是“年化收益”,但是他指的是月度收益。每月收益20%,连续三个月;股神级别的操作。主要盈利方式是买互联网大厂的涡轮,杠杆加足,百发百中。事实证明,对互联网大厂的股票进行投机,远远强于在互联网大厂打工。

2020年10月,有券商写了一篇研究报告,严肃论证为什么蚂蚁集团上市之后应该值8万亿人民币(奇怪的是,阿里巴巴当时也只值6万亿人民币)。论据十分充足,我差一点就信了,可惜蚂蚁集团的上市搁浅了。

相比之下,诸如“拼多多的市值应该超过腾讯和阿里之和”、“B站的市值应该达到4000亿美元”、“快手市值2万亿港元还算便宜了”之类的奇谈怪论,已经令人麻木、见怪不怪了。可能只有一些初出茅庐,揣着几十万零花钱到美股、港股市场谋求财务自由的小朋友,会对此激动不已。

当然,最精彩的泡沫出现在A股市场。当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充斥着推荐你买基金的视频,当美食美妆UP主摇身一变就成了理财UP主,当雪球股神的平均年龄骤然降低到25岁以下时,你会感觉不对劲。不是一星半点的不对劲,是很不对劲。

我活的时间太长了,因为前面几次泡沫破灭的时候,我都没有死。我的一些好朋友,不是死于2007年的泡沫破灭,就是死于2015年的泡沫破灭。有些是财务意义的死掉,有些是字面意义的死掉。

那些跟我一起活下来了、熬过了许多泡沫、至今还能躺在沙发上喝咖啡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 极端多疑,甚至多疑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 他们跟我一样,在本质上拥有“反社会人格”,看到很多人排队买基金、排队开账户,就会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厌恶。看到券商报告和自媒体软文对“十年百倍大牛股”的吹嘘,也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式的不满,下意识地躲开。

而那些没有养成极端多疑的性格特点的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被自然淘汰了。所以我们的后裔都将是极端多疑之人。然并卵!


自从文字发明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七八千年的历史。从这么漫长的历史当中,我们只能学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人类永远不会吸取任何历史教训。

一切泡沫,一切谎言,一切逢场作戏,在被彻底戳穿之后,只要等上五年十年,就可以重新粉墨登场。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新韭菜,老韭菜的伤口痊愈之后也会跟新韭菜一起冲进来,仿佛从未受伤。啊!如果人类面对爱情,能够像面对泡沫这样勇敢,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2007年,就连我大学宿舍的楼长阿姨,也学会了钱龙和大智慧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L2行情数据与L1的区别。我还记得有一次,刚回到宿舍大堂,楼长阿姨叫住了我:“你是不是学金融的?能帮我看一下吗?”

我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很凶险的K线图,已经连续三个跌停板了。无量跌停,想跑也很难跑掉。从未听过名字的股票,从未研究过的行业,只知道过去半年涨了五倍多。我摇摇头:“这个我真的不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