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票价上涨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本土游乐园如何通过挖掘本土情怀和IP价值来提供平替体验。文章指出迪士尼面临的游客体验下滑问题,转而寻求国内游乐园平替的趋势。也指出了新一代国产游乐园不再一味模仿国外模式,而是利用本土文化和情感价值突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价格不断上涨,但游玩体验却未能相应提升。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价格已经多次调整,并且价格不断攀升。然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却经常面临排队等待时间长、入园人数多等问题,导致游玩体验不佳。
关键观点2: 本土游乐园开始挖掘本土情怀和IP价值,提供平替体验。
相对于迪士尼的高价门票和服务质量问题,一些本土游乐园开始利用本土文化和情感价值来提供平替体验。他们通过挖掘经典IP和打造沉浸式场景,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本土氛围和文化底蕴。
关键观点3: 国产游乐园不再一味模仿国外模式,而是利用本土文化和情感价值突围。
早期的国产游乐园往往完全照搬西方模式,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策略往往难以取得优势。而现在的新一代国产游乐园开始更加注重利用本土文化和情感价值来打造独特的游玩体验。
关键观点4: 发现中国文旅最强竞争力在于怀旧滤镜下感受平凡却真实的生活。
国产游乐园通过将经典IP和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游乐项目,唤起游客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共鸣。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提供的情绪价值是消费主义无法比拟的。
正文
不过相比于上百的套餐,68的老鸭腿确实还是“性价比之王”了。
除此之外,人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无尽的等待。
有人去上海迪士尼玩之前做足了思想准备,甚至为避开人潮特意请假,选择了周一入园。
但大多数人都用两个字形容了做这个决定的意义——
没用。
因为上海迪士尼是个无论何时都有无数人的地方。即使你购买了早享卡,即使你提前一小时入园,排队仍然是上迪游客的“宿命”。
更离谱的是,赶上上海迪士尼的人气招牌“七宝”造型上新的时候,普通游客不但要彼此竞争,还要面对粉丝们的超强战斗力。
有网友在今年3月拍到“七宝春日上新”当日,不少粉丝凌晨1点就已经开始排队了。
好不容易进到园区,日子也没有好过多少。排队一小时,体验3分钟成为很多人的“上迪噩梦”。
即使你购买了上面提到的享受“特权”的尊享卡,排队等待的命运依旧不可避免。
花钱买队排,在这一刻确实具像化了。
排队时间久、入园人数多,种种条件叠加,让上海迪士尼的“吵架率”也在不断提升。网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段子,说的是有个母亲在迪士尼这样警告自己的孩子——
“别逼我在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扇你。”
而如今,在这个本应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想要扇人的游客可说是摩肩接踵了。“看情侣吵架”甚至成为了上海迪士尼的隐藏项目。
迪士尼人满为患,游乐体验下降。于是,一部分游乐爱好者开始寻找国内的游乐园平替。
快乐并不仅仅是IP产品的消费,每个能给人带来快乐回忆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游乐园。
所以,当外国的童话城堡越来越遥不可及时,深谙中国式浪漫的玩家开始挖掘本土的快乐秘密。
无论是迪士尼还是环球影城,最能引人兴趣的就是游乐园中的那些角色形象。它们依托观众烂熟于心的经典动画形象,或者是经典的童话场景,让虚拟走入现实,并最终实现变现。
早前国内的不少游乐园都在大型器械、游玩体验上下功夫,而最近,游乐园经营者发现,IP才是硬道理。
谁能盘活IP,谁才能盘活市场。
中国文化最大的娱乐IP,自然非《西游记》莫属。
很多新晋的游乐园都在尝试从“西游记”这个主题下手,也都收获了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