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光退回二十余年前,反腐一度是当时文学与影视创作的热门题材,各类反腐小说与影视剧都曾引发阅读与收视热潮。在并不算长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出现了以陆天明、张平、周梅森为代表的反腐题材编剧,也产生了一批风格鲜明的优秀作品,反腐剧作为一个独立题材,在诸多文艺工作者的打磨与探索中,完成了类型化之路。
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是最早以反腐剧名世的作品,1995年即已出现。山西的作家张平也以《法撼汾西》《天网》等半纪实作品引起公众瞩目。到了上世纪末,反腐剧家族已然壮大,每隔一段时间就掀起一次舆论高潮:2000年的电影《生死抉择》票房过亿,是当年的票房冠军,从官方到民间皆讨论关于“抉择”的话题;2002年的《绝对权力》以跌宕的戏剧冲突和尖锐的思想话题引发收视热潮,是迄今为止重播次数最多的反腐剧……
到了2004年
4月,管理部门一纸文书,将反腐、涉案剧被限制播出,驱逐出卫视黄金档,这一类型剧从此跌入低谷。
据新华社报道,当时的情况是:全国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下发这个通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实际上所有的涉案反腐题材的作品都不建议在黄金时段播出。
当然,限播并不意味着反腐剧从此绝迹,由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参与出品的一些剧目,仍然会带有一定的反腐成分,并且有机会面见观众,但这些作品跟限播令下达之前的创作在播出力度上相比,无论是思想深刻性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已不可同日而语。2006年陆天明担当编剧的电视剧《高纬度战栗》,几乎是最后一部带有“反腐剧”标签,而又获得了一定社会影响的作品。
对于限播令,用陆天明的话来说,就是“严寒来临的第一下西北风,一下子就把整个大地吹得冰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