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是后续加入的合伙人、中途加入的合伙人,那一定要坚持“先恋爱再结婚”的原则。
所以从法律上来讲,你可以通过法律文件的方式跟他说清楚,如果做我的联合创始人,我可以给你什么样的待遇,但是这个条件目前还不生效,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给你生效。这个时间也就三个月左右,差不多也能完成真正的了解和磨合,这就是所谓的“先恋爱再结婚”。
股权有两种理解:
-
一种比较通俗,就是10%、70%、90%,这是法律登记上的股权。
你占有公司多少法律上的股权,就代表这个公司里有多少比例是属于你的。
-
第二种理解叫创业股权。
这个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这种股权举个例子,你我他三个人按照721模式合伙,虽然都有出资,占有20%的股权,但是对不起,这个20%,还只是在你名下而已。它是一种企业成长的股权,这20%是你的没错,但不是说你前期投入了,这个公司就必然成长到什么阶段,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都有它的成熟期,也就是企业只有在成熟阶段以后,这个20%才真正是你的。
具体法律上的股权分类:
-
第一种:实打实的股权,在工商局登记的30%、60%等股权。
-
第二种:限制性股权。
就是你一开始就出资了或享有了,但可能需要在付出多少年之后,才能达到兑现机制。或者企业发展过程中,你转让、质押和处理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这是限制性股权。
-
第三种:期权,就是期待性的权利。
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做一个激励核心员工、高管,各种VP的方案。
涉及到股权架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有5点。
-
第一:公平,
贡献和股比要有正向相关。所以对于CEO来说,你需要清晰知道每个人每个岗位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对于贡献和股权架构设置也就不能一刀切。
-
第二:效率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资源,比如人的资源,产品、技术、运营和PR,甚至是融资;其次是这个架构要便于公司治理,特别是涉及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能够在议事规则下迅速做出比较高效、正确的判断。最后结合第二点,这个股权分配架构需要考虑决策,就是要有一个老大,能让任何事情决策更加高效。
-
第三:便于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是控制权。
-
第四:有利于资本运作。
这个主要涉及两个层面:融资和挂牌IPO。
-
第五:避免均等。
很简单,避免55开,或者333之类的,这种结构非常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