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汇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汇

负利率:一颗不得不服的毒药?

格隆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2-16 1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除了银行利率之外,债券收益率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这一轮许多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陷入负数,事实上从2016年就已经悄然开始了。根据Bloomberg在今年6月份公布的数据,全球利率低于0的债券总额已经超过1.3万亿(13 trillion)美元。
在主要国家半年到30年的国债收益率中,有2/3降到零以下,毫不夸张地降,负利率已经占据债券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全球主要国家中,大多数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和更短期的国债收益率都已经进入负利率状态。而奥地利、日本、荷兰、德国等四个国家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进入负值。瑞士则连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都已经进入了负值。


目前,仍然保持正收益率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而英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则都出现了“收益率倒挂”的情形,其中英国和俄罗斯出现了“六个月-1年-2年-3年”的倒挂;而加拿大则是从六个月到10年期全部倒挂。


因此,严格意义上,只有中国和美国目前收益率总体上处于正数,且收益率曲线正常,没有出现大规模倒挂的情形。 然而这两个仿佛是“负利率大洋”中的两股清流的国家,在过去两年饱受贸易纠纷的折磨,目前虽然缓和,但前景仍有不确定性。


未来,这两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能否守得住正利率,不被负利率“带到沟里”,成为全球资本新的避风港,对于世界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至关重要。



2

负利率,谁最受伤?



正如招商局董事长秦晓先生所说的,“国际资本不可能在负利率的环境下生存”; 被负利率伤害最深的是各种规模庞大的全球资本,例如发达国家养老金、社保基金、全球保险巨头、主权基金、以及家族办公室。


这些资金规模庞大,行动笨拙,往往趴在某种资产(例如政府债券)上,不会轻易动摇。过去,这些基金会像历史上那些“食利者”一样坐享利息收益。但是利率的持续走低令它们饱受折磨。


纯粹的资产型基金将面临收益率下降的局面;而一些带有负债性质的资金,例如保险资金,在利差损的打击之下,会造成亏损。逻辑是这样的,由于保单签发时承诺的利率偏高,随着保单生命周期之内利率持续走低,收益就这么多,为了兑现客户的承诺,不得不“勒紧自己的裤腰带”。


今年年初的时候,福布斯就发表了一篇《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成为历史》的文章,直陈利率下行给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业)带来的伤害。

但是趋利避害是企业的天性。面对利率下行的钝刀子,全球资本不得不从之前躺着收钱的政府债券中离开,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一路前移的过程,伴随着风险偏好的被迫提升,苦不堪言。


是的,当国债收益率开始扑街的时候,资金开始涌入股指、涌向ETF,活生生地把标普500玩成了无风险资产。但是股票终究不是债券,虽然可以提供收益,但波动起来也很要命。这些长期稳定资金只好闭上眼,假装看不到股价的波动,那么把股息当成利息,把股指玩成固收,只好如此。


美股逐年破顶,人们担心美股会“扑街”。因而除了美股,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股票和债券,也因为可以提供一定的收益而逐渐进入他们的“法眼”。于是我们看到A股里面分红派息稳定的蓝筹股,甚至是中国的政府债券和部分公司债,也开始被外资买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