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爸糖尿病病情恶化时,跟我谈过要去养老院。开始说得头头是道,当我几乎被说服的时候,他忽然话锋一转,说:“该去养老院等死了。”
我忽然意识到,
我爸是在试探我
。就像之前的无数次,他说不要生日礼物一样。
人老了,就像孩子。但他们与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不装,他们需要爱,就去要。而父母会装,他们需要的往往不会告诉你,
告诉你的是他们认为的标准答案
。
住养老院,就是父母眼里的标准答案。
在中国,养老院有每月几千的,也有每月几万的。我没见识过几万每月的养老院,但我外公住过几千每月的养老院。单人房,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收脏衣服,食堂按时开饭,大楼里有康乐中心,院子里有健身器材。
然而那里太安静了,甚至院子正在开放的蜀葵都是沉默的。那里的老人,神情茫然行动迟缓。
我外公呆在他的小房间里很少出门。每次我们离开,他总是站在二楼的阳台上,一直看着我们。有一次,他偷偷跑到养老院对面的小卖部买榨菜,被护工训斥了一顿。
他不是想榨菜,他是想看一看外面的人,跨出子女为他画的牢。
我大学同学,给他父亲住的是五万块一个月的养老院。父亲在他生日那天,终老于豪华养老院。这件事让他不舒服了好几年,觉得是父亲给他的惩罚。
马薇薇说得很好,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做选择,而是在两个错误的选择之间做选择。
把父母留在身边,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去照顾,免不了有摩擦;送他们去养老院,就是把亲情之间的依赖与对立,亲人之间的相爱相杀,暂时埋在海面之下。
在这种虚假的平静下面,是对人生的疏离与绝望。
年轻人活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老人活在老人的世界里,这两个世界,彼此传承却又互相隔绝,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面临艰难的选择。
有尊严地老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业。
霍格威是荷兰的一个小镇,整个小镇就是一个大型养老院。在这里,没有医生护工,只有咖啡馆收银员、杂货店主、理发师、邮局、邻居等普通人。
霍格威小镇里有学校、美术馆、旅行社、名品店,在这样的养老院,才是生活,而不是被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