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了不少安徽各地的泄洪场景,我是很感动的。
一个叫胡春霞的女士,为了配合泄洪的决定,毅然舍弃了自己三百万机器和厂房:“我们都支持村里泄洪,没办法,舍小家顾大家。”
还有一些抗洪战士,不怕生死疲劳,不幸被洪水卷走,至今杳无音讯。
讲道理,这样的精神,在五六十年代很常见,但在一个越来越讲个人主义的今天,真的很少见了。
无畏的付出,总是为了家国天下;
但家国天下,也应该善待这些人。
我坚信:如果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
但是,一场洪水,却暴露了很多蛀虫!
安徽自古就是一个多发洪涝的省份,在这次洪水之前,合肥市曾提出了一项计划。
2017年,合肥市政提出,将投84.6亿治内涝,并在2019年基本消除城市隐患。
排水管渠、排涝泵站、雨洪行泄和调蓄、雨水渗透和利用四大类共73个项目,总投资约84.6亿元。
未来三年内,通过对易涝区的治理,肥西县城及派河防洪标准要达到100年一遇(以前为50年一遇),三河镇、丰乐镇、西大圩、柳湾圩、环巢湖大堤防洪标准要达到50年一遇(以前为30年一遇),其他圩口要达到20年一遇。
今年是2020年,也就是这些项目完工后的第一年,大洪水就来了。
还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