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从审计情况看,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对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如何?
答:第四季度跟踪审计持续关注并反映了一些部门和地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过程中富有成效、值得研究推广的工作方式和经验,以及通过认真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推动体制机制完善的典型案例。
一是多方持续发力,推进精准扶贫。商务部利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企业支持力度,助力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原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行动;辽宁省葫芦岛市积极构建认养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吉林省和龙市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黑龙江省、四川省乐山市关注贫困家庭病患及失能群体,为贫困人口构筑健康“保障网”;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金融扶贫举措,加快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步伐。
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家能源局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加大力度整治黑臭水体,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山东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原保监会强化监管,加大治理保险行业乱象力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防范风险;河北省财政部门推进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山东省实施省直部门
预算管理
绩效综合评价,促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上海市强化土地市场监管,推进租售并举住房供给体系建设。
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原环境保护部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备案改革,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效率;山西、浙江、河南、湖南等4省进一步降低通行成本,促进降本增效;山西省试行企业
投资
项目承诺制,缩减备案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广东省采取措施调整企业用电价格,降低企业制造成本。
五是着力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科技部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力度,促进科技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民航局发力民航供给侧改革,服务“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将疏解整治与便民商业网点建设相结合,超计划完成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提升任务;天津市出台成建制企业引进落户政策,助力京津冀产业转移接续。
同时,有关地区和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整改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河北、江西、陕西、甘肃等9个省和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加强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妥善处理政府性债务,积极化解财政风险;黑龙江、广西、四川等9省的相关地区积极规范扶贫资金使用,加强扶贫项目建设管理,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北京、安徽、湖北等6省的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推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交通运输部、天津等8个部门和地方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及时清退违规收费,推进
增值税发票
开具等,降低企业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四、第四季度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主要发现了哪些问题?
答:第四季度跟踪审计主要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统筹整合7个方面,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违规举债或虚增财力,个别银行不良贷款统计存在风险隐患。5个省的6个市县通过违规出具承诺函、
融资
租赁、签订工程类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变相举债,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54.22亿元。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虚增财政收入5.5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逾期91天以上的33.84亿元贷款仍划分为正常类。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虚减不良贷款120.4亿元。
二是一些地区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甚至违规使用扶贫资金。16个省的18个市县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不到位。7个省的7个县有115个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8个省的9个县因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8985.25万元资金闲置1年以上。4个省的4个县有106个项目未实现预期效果,涉及资金4046.8万元。五是6个省的7个市县有53个单位或个人套取、违规使用资金1390.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