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62.8 万的仰望 U7,用航母同款技术捅破 BBA「护城河」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3-31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电磁悬挂,可以实现 5ms 全链路响应(比眨眼快 60 倍)| 图片来源:比亚迪
其中,云辇-Z 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和 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是仰望 U7 身上的两大「杀器」。
其实,悬架就像汽车的「腿」,它决定了车在路上跑得稳不稳、舒服不舒服。传统悬架从最早的弹簧+减震器,发展到空气悬架,再到电子控制悬架,技术在不断进化。
然而,这些方案都面临一个核心瓶颈——调节速度的上限。无论是空气悬架还是液压悬架,在面对复杂、不规则的路况时,依旧无法做到「完全无感」,它们像慢半拍的机器人,在连续颠簸中难免手忙脚乱。
比亚迪云辇-Z,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汽车悬架系统的彻底重构。它的核心突破在于——用四个强力直线电机取代传统悬架,不通过油液,让调整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实现了从「油」到「电」的大飞跃。
如果要找一个最贴切的类比,云辇-Z 的工作原理,和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磁悬浮列车的电磁悬浮技术原理相似,都是基于电磁场能量转换,突破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
虽然他们的原理类似,但目标不同,技术细节不同:
  • 航母弹射需要瞬间爆发巨大能量(类似「短跑冲刺」),用直线电机把飞机加速到起飞速度;
  • 磁悬浮列车需要持续悬浮和高速移动(类似「马拉松」),用超导或常导电磁铁保持稳定悬浮;
  • 云辇-Z 则专注汽车的舒适和安全(类似「平衡大师」),全链路执行时间仅为 5ms,是传统主动悬架的数十倍。
所以,相比传统悬架需要依赖传感器提前「看到」坑洼并预判调整,云辇-Z 完全不需要。它能实时感知路面并瞬间调整悬架,无论是连续颠簸、复杂弯道还是极端工况,都能做到「无坎坷」。
简单说,云辇-Z 不仅将大型电磁技术「缩小」到汽车上,还融入智能算法,让底盘控制真正进入「算法定义性能」的新阶段。如果说过去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那么云辇-Z 的出现,则标志着行业迈向「四电时代」。
仰望 U7 搭载了自主研发的 2.0T 的水平对置发动机 | 图片来源:比亚迪
除此之外,仰望 U7 的插混版上,还搭载了一种特别的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也是中国汽车首款 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
水平对置发动机,顾名思义,就是它的气缸并非垂直排列,而是左右对称地水平放置,活塞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运动。保时捷和斯巴鲁等车型都采用过水平对置发动机,但侧重点各异:保时捷追求高转速和卓越性能,强调运动特性;斯巴鲁则注重实用性和平顺性,提升日常驾驶的舒适度。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在这个电动机称王的时代,比亚迪却在仰望 U7 上祭出一记「回马枪」——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
这不是技术倒退,而是一场精密的机械革命。传统直列发动机 700mm 的「身高」,在电动化架构中显得格格不入,但比亚迪的工程师用一招「缩骨功」,将这台内燃机压缩至 420mm 的极致高度。同时,水平对置天生的平衡基因,活塞在对向运动中完成了有效抵消,使车辆的静谧性和平顺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生命中幸福的开始 |蒋勋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