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是如何通过计算得出的,其真实性取决于资产和负债项目的真实性。文章强调了分析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以避免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所迷惑。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的风险和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造假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性
利润表中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都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利润通过收入、成本和费用等项目的计算得出,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所有者权益则反映了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
关键观点2: 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对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如果资产和负债的数据存在不真实或虚假的情况,那么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也将失去其真实性。应收帐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以及负债项目都可能存在掺水的情况,直接影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3: 分析报表的关键在于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
在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资产和负债项目的真实性,以确保所得到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数据是可靠的。这需要深入剖析财务报表,包括对比历史数据、分析行业趋势、关注关联交易等。
关键观点4: 人为或虚假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财务报表由财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人为因素或虚假行为可能对其产生影响。投资者和分析师在解读财务报表时应保持谨慎和客观,避免被表面的数据所迷惑。
关键观点5: 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的警示
上市公司业绩造假案例警示投资者,几乎所有的资产类科目都可能存在掺水情况,说明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造假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公司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
正文
然后选择
“设为星标”
(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今天告诉大伙,利润表中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都是“计算”出来的,
如果你没有搞清楚“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状况,那么这个“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权当一个不太可信的参考数字吧。
因为财务人员不同,算法会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正因为它是计算出来的,人为或虚假的因素太多。就拿上市公司业绩造假来说吧,应收帐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商誉、无形资产等这些科目都可以掺水份,甚至现金都可以掺假,负债也可以掺水份,为了当年业绩好看,负债暂不挂帐,留待以后年份处理。其实,企业的“利润”、“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是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程度,分析报表主要就是分析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这样,
就不会被“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数据所蒙骗。
业内大专家:
马老师,您所提到的观点非常准确且深刻,确实揭示了财务报表中“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本质及其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紧密联系。
马靖昊:
以下是对上述观点的进一步延伸。
利润表中的“利润”是通过一系列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项目的计算得出的,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则反映了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也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2、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对“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如果资产和负债的数据存在不真实或虚假的情况,那么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的“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也将失去其真实性。
正如您所提到的,应收帐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以及负债项目都可能存在掺水的情况,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