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不是么。
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身边问的最多的是,你去了哪家大公司,月薪多少。可是如今,都没法儿问身边的女友们月薪多少,好像这个概念都不存在了。
她们要么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要么资产,生意,版权等等收益相比之下,工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她们聊的是年收入,而昔日听话的乖乖女们谈论的是明年是不是会涨工资。
不听话的姑娘们30岁上下,还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和吉普赛女郎学着挑选印花布料的长裙,长假期早早订了船票去南极看企鹅,又或者花两周的时间把自己埋在东南亚国家的厨房里,分辨着各式的香料,做出香气各异的浓汤。
而乖乖女们讨论的则是,相亲市场上的优质男,以及要在最佳生育年龄26岁生孩子,30岁前抱俩,儿女双全,人生赢家。
其实这两种人生,本来就是谁也别瞧不上谁,谁也别去judge谁,谁也别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然后心态失衡,最后彼此贬低。
可是我偏偏听到了太多了的judge,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太多的口水。
常常有人在后台说,“你文章里那些周游世界的姑娘看起来挺洒脱的,那是因为她还没结婚。
结了婚的女人没有远方,生活就是故乡。”
“她们看起来也就是现在赚的挺多,十年以后没个稳定工作,要靠什么生活呢?”
“我也想在职场上呼风唤雨,可是家里的家务谁来干,孩子谁来管,那些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女人就是自私,根本不提倡。
有了孩子,谁不是这样家长里短的生活。”
我有时候也会和闺蜜吐槽,
为什么如今二三十岁的姑娘们这么年轻,却戾气这么重,到底谁欠她们了,是男人还是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