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艾草属菊科,分布于东亚地区,是我国各地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有好多别名,如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等。
从中可以看出,艾草的众多特性与广泛用途。
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
宋代周必大有《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诗,云“艾叶双人巧,菖花九节荣。
玉皇膺曼寿,金母共长生。
”近代俞平伯《端午节》诗云,“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
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这两首诗均提到了“端午插艾”。
端午插艾之事,在朦胧的记忆中,依稀可见。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的清晨,爷爷总是带我来到村南头的小河边,去寻找艾草。
河中清泉,哗哗流淌。
两畔苍翠的野草正在野蛮生长。
其中长势最旺的要属艾草。
观其叶似菊,墨绿色而又泛着白色茸毛,闻其味馥郁幽长。
晨光中,每片艾叶上闪动着晶莹的露珠,我和爷爷一薅一大把。
随之,带出了新鲜泥土的气息,手中也存留了艾草的清香味道。
为什么端午要在门上插艾草?
这是当时我问爷爷的问题。
爷爷说,这要从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说起。
当年黄巢揭竿而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
当进入河南境内,在行军途中,黄巢看到路上有一妇人,手中牵着一个小孩子,而怀里却抱着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