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麦克风、摄像机以及其他传感器构成了智能设备的“眼睛”和“耳朵”。它们必须保持实时在线,并且经常将本地数据发送到云端,因为它们无法自己进行复杂的分析计算。有人预测到2035年,将有1万亿这样的设备。Blaauw说:“如果有一万亿台设备不断产生数据,人类将会被数据淹没。” Blaauw和Sylvester希望通过开发能够在板上进行分析的小型,高效能计算传感器,使这些设备更安全、更节能、同时占用更低的带宽。
在ISSCC,他们阐述了功率仅为几纳瓦的微型计算机,来执行例如区分过往车辆的声音、测量温度和光照水平等任务。 还展示了一个紧凑型收音机,可以将数据从小型计算机发送到距离20米远的接收机,与去年报道的50厘米的范围相比,进步显著。 他们还介绍了与台积电(台积电制造有限公司)在设备中嵌入闪存的合作,并介绍了专用的低功耗硬件,用于运行基于深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
Blaauw和Sylvester说,他们采取一整套的措施来实现这些新功能,并且不增加功耗。 Sylvester表示,没法用一个简明的表述来解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如果有,那就是“智能电路设计”,Blaauw补充道。
Sylvester说,内存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正确的权衡可以提高性能。 以前的微型计算机使用8千字节的SRAM(静态RAM),这样计算机性能必然是差的。要录制视频和声音,微型计算机需要更多的内存。 所以团队与台积电合作在电路中嵌入闪存(Flash)。现在他们可以制造1兆字节内存的小型计算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