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深夜友好型公号。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很容易分心,总是无法做到专注 | 研究:这与在逆境中成长养成的“及时行乐”心态有关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13 22: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a. 神经质者很难专注

研究发现, 神经质水平高的人,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放在任务上。 神经质特质与人们的情绪稳定性有关,神经质水平越高,你的情绪就也不稳定、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且,高神经质者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更敏感。于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高神经质者总是会被自己的情绪打扰,一旦情绪有细微的变化(比如任务太难而开始焦躁),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优先分配给自己的情绪。 比如,他们会开始反复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不是不好?我不想要有这种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和情绪缠斗起来。

b. 外向者更难以专注

比起内向者, 外向水平高的人唤起水平更低,他们喜欢寻求更多的外界刺激。 同样一份工作,对内向者而言,已经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奋,让他们专注于解决任务上;而外向者却感到无聊,过一会儿就要寻找其他的事物(比如玩游戏、聊天)来让自己保持兴奋,容易分心。 (吐槽:总是抱怨自己内向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优势了吧)


3. 是否能专注,也和你的童年有关

a. 小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你的专注能力

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人们长大后的专心能力。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训练他们遵守纪律(比如,规定你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那么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更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 (Roy, 2016)。这是因为,专注能力也需要反复锻炼。试着把大脑看作肌肉,肌肉越使用、就越有力量;同理,越是经过相关的训练,越能提升大脑的自我调节与对记忆力的控制能力。

然而, 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严苛,反而会降低人们的专注能力。 这是因为,一旦父母总是用完美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些孩子就会陷入“对完美的焦虑”——他们会养成总是追求完美的习惯,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时常担忧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可能被父母/老师/上司批评,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给自己挑刺、以及对成果的担忧上,反而没办法专心地完成任务。


b. 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无法专注

除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也会影响到专注能力。 如果你成长在相对贫穷的环境,或是小时候你的父母总是忽视你的需求,那么长大后,你更难保持专注。 因为 在匮乏的环境中,孩子会养成“即时满足”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久而久之,长大后的人们在面对诱惑时,他们的注意力很难继续集中在重要的工作上,而是会忍不住将注意力转向诱惑自己的事物,催促自己去实现自我满足。

此外, 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容易在长大后产生注意力问题。 这些孩子可能对外界环境过于敏感,外界突然的声音、图像变动就会让他们分心。比如后台有粉丝曾提到,复习过程中Ta的室友不小心笔帽落在地上,Ta就差点惊恐地跳起来。这是由于他们从小在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大脑始终在搜寻和提防潜在的“危险”,一旦环境突发变化,他们的注意力会被自动从任务上拉开,转而去搜寻“危险”的来源、准备逃跑(Bauer et al., 201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