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接着来看四十七句,在第四册五百六十九页,倒数第三行,我们一起把它念一下。
【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我们看开头讲到,这个臣子说,他听闻“人君”,这些君王,没有不喜欢忠诚正直的臣子,没有不厌恶阿谀奉承、进谗言的臣子。应该每一个为人君者,听到这个道理,他都能接受的。可是为什么历朝历代,
“历世之患”,历朝历代的祸患,国家的这些灾难。“莫不以忠正得罪”,没有不是因为忠诚正直,反而召来祸患。
因为皇帝不听,旁边的奸臣又陷害,就被贬官了,甚至有生命危险。而这一些得到宠信的,往往都是阿谀奉承却得到信任。所以国君都懂要好忠正,要恶谗谀,但是真正遇到境界来,反而还是犯了这样的一个过失,让忠正得罪,让谗谀的人得到宠信。“盖听忠难”,这大概彰显了一个道理,就是听信忠言很难,依从、依顺这些阿谀的话很容易。
这一段话我们读下来,其实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同样的教诲,叫“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药很苦,吃不吃?不一定吃,真想活命的人才吃,是吧?您看,我们说爱惜这个身体,很多人还开玩笑讲,吃死自己,也不要说因为没得吃死了,他就遗憾。您看人的欲望太强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理智。刚刚翻出来那个是台语,是闵南话讲的,“吃死,不可死没吃”。这个都是欲望很高的人讲的话,他就说,我吃死了,我甘愿嘛。坦白讲,这样的人都不节制饮食,到时候吃成什么?吃成中风,吃成脑血管疾病,想死死不了,那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