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时,浙江省一直在推进专利保护业务办案与综合执法办案力量整合。温州、绍兴等地单设知识产权执法队,开展专利行政裁决工作。宁波市局通过专利与综合执法案件线索信息的互通共享、人员常态化交流、案件联合调查取证、技术支撑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专利案件调查取证工作,2020年共联合处理专利侵权案件50余件,有力推进专利执法工作落地。
“温岭市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出‘搭平台、强保障、建机制’为主线的‘133’工作模式,积极打造‘便捷、高效、多元、畅通、共赢’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治理工作体系。”浙江省温岭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童庆波表示,“133”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搭建“一个平台”,筑牢行政裁决工作根基,整合了市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专家组等资源,建立集咨询、调解、裁决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服务平台;二是强化“三大保障”,夯实行政裁决工作阵地,强化组织保障,强化队伍保障,强化技术保障;三是建立“三项机制”,完善行政裁决工作体系,建立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和分级联动联办工作机制。
创新执法举措
专利侵权纠纷技术判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办案的难题,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的作用,统筹各中心力量,为基层办案提供技术支撑。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成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单位以来,中国电商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进一步修订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操作指南》,细化技术判定规则,规范咨询流程,提供技术指导,全年共面向全国开展业务培训10批次共900余人,为25个省、市局提供电商领域专利侵权纠纷判定咨询2万余件。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全省专门开通“专利侵权判定绿色通道”,组建技术专家库,为市县局办理专利侵权纠纷疑难案件提供侵权判定咨询服务,2020年,共通过“绿色通道”为市县局的54起线下专利侵权纠纷疑难案件出具技术判定意见。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温州、中国义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其他国家级中心,有效利用各中心专利预审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当地专利侵权纠纷疑难案件,出具相应技术判定意见,探索出有效解决技术判定难题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