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最凄美的情书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19 20: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目光温和柔软,并无太多的悲伤。


妇人靠近父亲,唇微微蠕动,说了些什么。之后,竟露出浅浅笑容,朝着魂魄已去往天堂的父亲挥挥手。


还是过去轻轻搀扶住她,虽然并不相识,但能来送父亲这一程,作为女儿,我当感激。


是在对视的一刹那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圆润的脸型,那并未在光阴中老去的秀丽眉目,那温和的眼神……


只是,我在哪见过她?


妇人微微颔首,拍拍我的手背,问父亲走时可好。


父亲天年,并未被疾病折磨太久,前日睡去,便未曾醒来。我简单叙述了父亲临终前的情形,甚至离开时,似乎还是微笑的。


那就好,她亦似微笑,眼中却忽然涌出泪水,喃喃道,去吧去吧,重逢有期。


然后,妇人松开我,并不像其他的祭奠者,依次安慰悲痛的家属,只是又转头去深深看父亲片刻后,缓缓离去。



我送她到外面,她回头说:别太难过,那是每个人的归途,也是新的开始。


我点头,她的话,我懂。只觉这老妇人,无论气质和谈吐,都是如此简洁不俗。


但是,她是谁?我始终疑惑,也想知晓她的身份,以便日后礼尚往来,于是,试探地问她是如何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


她顿了一下,说她是看到报纸上的讣告。


我心下一动,原来是讣告!父亲早早就同我们说,等他百年时,一定记得在晚报上发一则讣告。


最初父亲说这个话题时,身体尚好。记得当时还同他开玩笑,说他这一辈子,家人朋友包括同事,都在这个城市,有什么风吹草动,一人知便人人知,何用在报纸上发消息呢?


父亲这样答:总要在形式上和这个世界告别一下吧。


如此当了几次玩笑,后来终于发现父亲是认真的,甚至这么多年,他每日看报,都从来不曾遗漏过那个小小角落里发布过的某人离世的消息。


而他,也一定要这样一个小小的形式——这要求又何尝过分?故此,父亲去世当日,哥哥便去报社发了一则讣告。


但来吊唁的人,全是口口相传得到的消息,多数人看报纸时都不会留意那则小小的讣告,她却看到了。下意识地,我想:或许父亲的讣告,是为她而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