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士博士读书会
河流的哀伤,是文明的隐喻。一切改变,从阅读河殇文化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硕士博士读书会

二个女人间的战争:王光美与江青的恩恩怨怨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4 20: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江青从来没有访问过东南亚,也许并不知道在那些地方,穿着天鹅绒套装样的衣服会热得要命。她对王光美说:"你在国外戴什么首饰呀?衣服上不要戴别针。你看人家安娜·卡列尼娜,一身黑,不珠光宝气,多高雅。"她当时劝王光美不要戴别针。陪同刘少奇出访是一件时间冗长而又引人关注的事,自始至终需要不断更换服装,但是王光美很重视江青的意见。


毛泽东和王光美


女人的妒忌


当年江青与毛泽东在延安结婚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与江青"约法三章",对她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江青只能以一个家庭主妇和事务助手的身份,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生活与健康,将不在党内机关担任职务,或干涉政治。"而江青是个妒心极强的女人,这使她长期以来极为压抑。


随着时光的流逝,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毛、刘发生了分歧,中国的政治变得混乱了,于是以苏加诺夫人访华时的照片为导火索,江青开始向王光美发难了。


自1962年以来,王光美作为国家主席的夫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这年9月,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夫人来到了北京,受到热情接待,从宴会、茶会到各地参观访问都在官方新闻中进行报道,陪同的刘少奇成了新闻报道的中心人物,而他的夫人、颇具有魅力的王光美,也一时之间成为新闻的焦点。印尼总统苏加诺挽着夫人步下飞机舷梯,踏进北京机场时,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前去迎接。9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夫妇和苏加诺夫妇在一起的照片。翌日,又登载了王光美和苏加诺夫人在一起的照片。



这使江青颇为嫉恨——王光美处于重要地位,而她却没有!王光美入党时间比自己晚15年,革命资历比自己差,怎么就在《人民日报》露脸呢?自己作为"第一夫人",却还从未在《人民日报》上露过面。江青想借助毛泽东的力量把王光美压下去。


终于,江青得到毛泽东的允许,第一次以毛泽东夫人的身份,参加会见苏加诺总统和夫人。于是,毛泽东、江青和苏加诺夫妇的照片,醒目地出现在了《人民日报》第一版。许多中国人头一次从《人民日报》上见到了江青的照片。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毛合影的照片也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这张照片是一个重要的讯号:江青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约法三章"对她的约束力开始失效!


江青 王光美


王光美和江青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她们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微妙。王光美从事的农村改革与同一时期江青的戏剧改革是一个较量,或者说简直是对着干。王光美在党内的影响也使江青颇为眼红。


1963年11月底王光美化名"董朴",到河北省唐山专区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生产大队蹲点搞"四清"运动,并担任工作组副组长。4月底,王光美结束了她在桃园大队的工作,回到北京。王光美的一份份总结,经刘少奇审阅,于1964年9月1日由中共中央转发各地,人称"桃园经验"。这份文件下发各级党组织,使王在党内赢得了颇高的声望("桃园经验"后来被毛泽东批评为"形左实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