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你没必要成为外向者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5-12 20: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首先,相比于外向者, 内向者往往并不善于 small talk ,也很不善于寒暄,甚至讨厌寒暄这种硬聊两句的聊天方式。他们甚至认为,寒暄这种表面的谈话形式,阻碍了人和人之间真正的交流。( Laurie Helgoe,2013)

第二,容易被耗能的内向者们,往往在工作、生活中又需要让自己融入社交情境,让自己去适应社交活动上的各种刺激。喧闹声、灯光、音乐、不同的面孔、吃东西、喝饮料、各种各样的气味——这一切都会使内向者的大脑超负荷运转。

第三,相比于外向者, 内向者确实更容易在社交环境中受到干扰 ,更容易分心。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要求一组内向者和一组外向者,在不同干扰程度的背景音乐,完成 4 项认知测试(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阅读理解、观察与思考的测试)。
在 4 项测试中,随着背景音乐的干扰不断加强,内向者的测试得分越来越低,外向者的测试得分则越来越高。

最后,从生理角度来看,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脑神经通路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心理学博士 Perpetua Neo 的研究,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脑在社会场景下所采取的神经通路是不同的。外向者的神经通路很短,而内向者的神经通路则要长很多,这意味着外部刺激能在内向者的大脑中经过更多区域。

其中一个区域是右额叶岛皮层,大脑中勘测错误信息的部分,让内向者注意到各种细节,因此他们可以很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另一个区域是大脑额叶,负责评估结果的区域。这意味着内向者的大脑十分忙碌,他们总是在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发表言论之前,他们更加倾向于从自身的长期记忆里提取信息避免说错话。

也就是说,对内向者的大脑来说,很少有一件事是真正容易处理的。外向者能够及时轻松应对各种环境时,内向者却不能,因为他们的大脑不允许这样运行。

Neo 也解释了:这就是为什么内向者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到焦虑,甚至会被人们认为有点「精神敏感」的原因了。 因为他们的大脑通路比较长,所以当他们接受太多社交刺激的时候,无论是在小团体,还是嘈杂的环境下,一个内向者的神经系统很容易就会不堪重负。




02
你没必要成为外向者
也许只需要一些社交技巧



对于一部分的内向者来说,他们首先需要不是社交技巧,而是怎么先让自己在社交场合放松下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笑点研究所  ·  没有做过这些事,你还敢自称女汉子?
8 年前
哈哈搞笑视频  ·  农村发生的,真人真事!
8 年前
机器学习研究会  ·  2017年7月历史文章汇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