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养老金计算公式: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的越多,储蓄额越多。
2、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平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简单举个例子:
45岁的康先生,每个月收入不太稳定,他选择了每月按最低档次交社保。
2019年,北京的社平工资为7855元。一般在养老保险上,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只有8%能够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其余的12%是要进入社会统筹部分。
于是我们可以计算出,康先生他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是这些:
养老保险缴费=7855*60%*20%=942元。
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一直按 5% 的速度上升。
康先生在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一共累计缴纳了10.7万。在退休的第一个月,康先生领取的养老金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10.7万/139=770元。
基础养老金:7855 *( 1.05^15)(1+0.6)/2*15*0.1%=196元。
两个账户加起来,第一月合计领取的金额就是:966元。
所以月薪3000,
每月按最低档次交社保
,交满15年社保,最后能拿多少养老金?不到1000元!
有人说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太高,我们再举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例子:
小明,男,
今年刚刚满60岁退休,退休前他刚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缴费119340元,其中个人账户的余额是:
47736元。
假如2019年小明所处地区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525元,他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了60%作为缴费基数,所以他第一次领到的养老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