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深夜友好型公号。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我为什么觉得抑郁症患者,应该享有一部分残疾人的权益?| KY访谈:这些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26 22: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北医三院的医生建议我,为了解决睡眠问题,在下午4点后快走两个小时,在入睡前1-2小时则保持神经系统的安定(比如不看书,不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不运动)。惭愧的是,这三年里我并没有做的很好,一方面是抑郁症的机制使得下床、出门、见人这些事都比平时更费力气,另一方面是工作和生活有诸多要照顾,但只要有机会,或精神好,我都鼓励自己去做。我给自己时间,去好起来。

我现在觉得,如果得了抑郁症,也不必看得特别严重。 我更愿意把抑郁症看成一种“情绪的感冒发烧”。会感冒,也就会好,无非是有些人好的快一些,有些人好的慢一些,并非不可逆的过程。

有趣的是,抑郁确诊之后,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问题。 我不觉得抑郁对我的家庭、亲密关系有什么影响,而是一些问题原本就存在在我生活里,得不到解决,才造成了新的问题——抑郁。抑郁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看你怎么面对它。面对了,就成长了;不面对也可以,就继续假装活着。

而且我发现,当我觉得我的世界没问题的时候,我遇到的人也都没问题;当我抑郁了之后,身边的人突然都抑郁起来了。我朋友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说以前他没有离婚的时候,觉得身边夫妻都很恩爱,世界很和谐,万一说出来他离婚了好丢人,会在意世人的眼光。等他离婚了,才发现身边哥们也有许多经历离婚或者将要离婚的人。

反而,我觉得我的情绪感受变得真实了,更敢于说出我自己,和身边的人交流的层次变得更丰富。比如,家庭关系我一直都处理不好,但是之前的家庭关系是一种虚假的亲密,而抑郁爆发、服药后,我选择了真实的隔离。

我第一次对我妈妈说实话,就是我查出来抑郁,然后辞职,然后失恋。我在三里屯街头打电话给我妈妈,说:“我再也没办法装作我很坚强了,我也没办法做你喜欢的样子,我就是很脆弱,为什么面对困难,我非要坚强不可?我又不是你,我也不想是你。”我一边哭一边说,整个人是崩溃的,感觉到自己像一颗颗积木一样,掉下来,掉在脚边的地上,好像一个假的“我”破碎了,因为那个假的自我不足以面对生活真实的压力。后来,我也非常直接地告诉我家人,我生病了,我在吃药。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做自己没那么可怕,他们爱接受不接受。我会付出我能付出的,但是我没有的东西,我无法付出。 就像我的咨询师对我说过:“照顾父母是每个孩子的愿望,但是你对于你妈妈最应该尽的义务,是照顾好你自己。这就是你全部的义务了。能照顾好自己的人,才有力气去照顾别人。”我非常感谢这个咨询师。



2

“住院时,和精神病人的交往其实更轻松”

@柚子胡椒,双相情感障碍,服药2年,现已停药


我是2015年初爆发抑郁的。那时我19岁,在美国读大一,学业压力很大,突然间没有人像国内那样安排好我每天干什么,而且没有我聪明的人成绩都比我好,这让我很崩溃。除此之外,每个留学的人可能都感受过孤独,我也不是很习惯留学生的社交圈子。所以整个上半年,我的睡眠都非常不好,基本上两天才能睡一觉。睡不着我就会很焦虑,但奇怪的是,醒着的时候我精神又还可以。

6月份我回国时,躁狂症状已经非常明显,我染了绿色的头发,花钱特别大手大脚,每天在外面晃悠不回家,夸夸其谈,做事情不计后果。双相情感障碍就是,你的快乐和痛苦全部被无限放大了。

到9月末,我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非常焦灼,所以去就医的目的是解决睡眠问题。第一次,医生给我配了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吃了之后感觉稍微好一些。后来还是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够好,又去看了一次医生,被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给我换了情绪稳定剂。

过年的时候,我又和我妈妈待在一起。我觉得我妈妈是让我症状加重的很大的因素,她对于精神障碍有误解,比如她一直反对我长期服药,因为吃了药我就老是要睡觉,学习状态不好,所以三四月份看到我状态不好、不想去上课,5月份我妈妈就让我把药停了。她之前让我去住院,也是希望我把这件事赶紧“解决”掉,以后就不需要再治了。她还会一直说把我教育失败了,导致我的精神上、经济观念上都出了问题。 我感觉,我妈一直不能接受“我女儿在吃药”、“我女儿有病”的这个事实。 就这样过了高考前的半年,后来我的高考分数只比本科线高一点点(我所在的高中一本率超过70%),退档去学了酒店管理,学校对我来说不理想,学费也很贵。

但与我妈妈不同的是, 我一直很能接受药物。 所以,7月份我感觉状态不好的时候,还是自己去看了医生,想要吃药。但是那个时候,家里在经济上管我管得很严了,所以我只能偷偷在网上用信用卡订药,不让妈妈知道,然后又吃了挺长一段时间的药。

怎么说呢,你看过《欢乐颂》吗,安迪的弟弟接受电击治疗的时候,一直照顾他的院长很心疼,想要制止,但是安迪说,精神病人就是要走这样的流程才能好转,应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我其实蛮赞同的,我就觉得, 该吃药就是吃药,该吃几年就吃几年,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