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9岁全国冠军跳楼身亡, 而他父亲的朋友圈,早就预言了一切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5-24 09: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小朱离世的新闻底下,有一条点赞极高的留言:“平庸了一辈子的人,终于在孩子面前享受到权力的滋味。”

从网友扒出的朱父社交账号里,你能看到非常恐怖的一幕。

他一面疯狂地炫耀小朱参加比赛和各类奖项的照片,一面毫不隐藏自己的残酷。

一张小朱婴儿时期,在围栏里刚刚学会站立的照片底下,他配上的文字竟然是:“以后要是不乖,我就揍你。”

一些小朱得奖的照片里,还能清晰地看到他手臂上大大小小的伤痕。

稍微有一点发挥不好 当众殴打不算,还要在朋友圈里对孩子公开处刑。

我们不知道除了一段失败的婚姻,朱父还经历了什么。

我们能看到的是 一个无能狂怒的父亲,拼了命地在孩子身上彰显父权,并且无比享受父权带来的快感。

而孩子唯一能做的只是默默忍受。

生活中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只是暴戾程度不一样罢了。

小学五年级那年,我亲眼看见,姨父把表哥绑在树上拿皮带抽。起因是表哥六年级升学考试考砸了,还偷偷和几个同学跑到城里玩。

当时,院子外围了不少村民,有劝说的,也有指指点点的。

那时我只觉得是表哥淘气,不认真学习,惹大人生气。

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 姨父愤怒的不只是儿子的顽皮,还有他的面子。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表哥的学习成绩,是他唯一值得炫耀的工具。

张雪峰有一句话说得很嚣张,却戳中了“鸡娃”家长的命门。

有家长问张雪峰:“你以后会让女儿选什么(专业)?”

张雪峰回答道:“我女儿选什么无所谓,为什么?我女儿选择在家里躺,也有她爹养。”

那些疯狂卷孩子的爹妈,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在卷自己,又有没有卷出个啥名堂?

一个孩子最难过的坎
是父母的情绪污染

心理学家洛萨达研究发现,人类的情绪有一个魔力数值。当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为17:6时,人是最积极向上的。

心理学教授John Gott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1的“家庭洛萨达比例”,这是一道红线。

说白了,就是 孩子在父母那获得1次负面反馈,需要5次正向反馈,才能让他们重新充满活力。

可事实是,很多家庭,长久以来信奉的是打压式教育。

小朱的悲剧,就不多说了。

很多在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讲个我从知乎上看到的小故事@蘑菇浩克:

母亲小 时候, 常常 边吃饭边被姥爷训。

后来, 母亲 突然发现自己吞咽困难,有时小口喝水都 会被 呛。

吃药时, 必须 弄碎,兑着水一起喝才行。

很多年以后 大家才了解这 是一种应激反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