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资讯,定期推送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优质内容。合作请联系 (8610)82628888-601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教育

1428个专业被撤,中国高校上演“专业大逃杀”

新浪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5-13 11:0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高校专业的调整情况,包括撤销和新增专业的情况。文章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专业逐渐被淘汰,而一些新兴专业则得到发展。文章还提到,专业调整背后是高校重新思考‘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同时指出一些被撤销的专业曾经也是热门专业,但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需求变化,专业的冷门热门也随之变化。最后,文章提醒求学者要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禀赋的结合,找到人生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校专业调整情况

文章介绍了高校专业的撤销和新增情况,包括一些具体的例子和数据统计。

关键观点2: 专业调整的原因

文章指出,专业调整的背后是产业升级、人才需求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

关键观点3: 撤销榜上的常客

文章列举了被撤销的专业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等。

关键观点4: 新增专业的趋势

文章介绍了新增专业的趋势和特点,包括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专业。

关键观点5: 教育的实质

文章强调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才,专业目录的迭代只是表象,求学者应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禀赋的结合,找到人生方向。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纸上谈兵”专业


以北京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院校代表的工业设计、包装工程、冶金工程这些传统工科专业的撤销,直接反映了产业升级的阵痛。 比如冶金工程,在国家压缩过剩产能的背景下,相关人才需求自然锐减


公共事业管理、传统市场营销这类专业的撤销,则暴露出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就业率持续走低、课程体系落后就是最好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开始撤销表演(戏剧影视方向)专业,这种“做减法”的举措背后是“聚焦高质量培养”的考量。在文娱产业鱼龙混杂的当下,两所顶尖艺术院校主动收缩培养规模,释放出行业积极向好的发展信号。



专业调整背后,其实是高校在重新思考“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各所大学撤销的专业越来越多,撤销专业已经不再是零星现象,而是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 专业大调整”。 从近5年的统计来看,西藏大学以37个撤销专业位居榜首 ,其2023年单年撤销33个专业的“ 壮士断腕”之举尤为引人注目。同为“ 双一流”的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也纷纷上榜,表明 重点院校正在带头推进专业结构优化


当然,除双一流之外的普通高校也以渐进式的调整,对院校专业进行“瘦身”。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其在2020-2024年5年时间中,陆续对专业进行撤销调整。这种差异既源于各校历史包袱不同,也体现了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道路的不同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