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3年以来,北交所经历了2023年11月、2024年9月底和2025年1月中三轮行情。
第一轮行情于2024年1月2日北证50指数达到最高点1105.21点,随后北证市场进入回落调整;2024年9月底市值新一轮冲高,北证50指数在11月7日达到高点1408.90点;第三轮行情从2025年1月中开始北证50指数稳步增长,指数于3月18日达1441.88点,达到历史新高。
2023年以来的首轮行情中,主要是市值0-10亿的企业被重估,重估后10-20亿市值的企业数量最多。
对比本轮行情前后的北交所企业市值分布来看,0-10亿市值的企业数量从173家减少至41家,10-20亿市值的企业从33家增长至131家。对比不同市值的涨跌幅来看,0-10亿市值的企业涨幅均值最大,达126.27%,其次是10-20亿市值的企业涨跌幅均值,达76.19%。
2024年9月底的第二轮行情中,市值0-10亿、10-20亿和20-30亿的企业均被重估。
对比本轮行情前后的北交所企业市值分布来看,其中,0-10亿市值的企业由169家减少至6家;10-20亿市值的企业由64家增长至118家;20-30亿市值的企业由11家增长至于67家;30-40亿市值的企业由2家增长至30家。对比不同市值的涨跌幅来看,市值0-10亿、10-20亿和20-30亿的涨幅均值接近,分别为166.02%、142.20%和164.90%。
2025年1月中的第三轮行情中,整体来看北交所各个市值区间内的企业均被重估。
对比本轮行情前后的北交所企业市值分布来看,其中,0-10亿市值的企业由46家减少至1家;10-20亿市值的企业由141家减少至82家;20-30亿市值的企业由44家增长至于100家;30-40亿市值的企业由16家增长至35家。对比不同市值的涨跌幅来看,市值0-10亿、10-20亿、20-30亿、30-40亿和大于40亿的涨幅均值分别为72.77%、58.37%和54.77%;56.05%、37.52%。
本周,北证A股、创业板、科创板PE估值整体下滑。科创板整体PE估值从53.47X下滑到53.22X,创业板整体PE由37.71X下滑到37.02X,北证A股整体PE由45.09X下滑到43.92X。
从流动性表现来看,北证A股本周(2025.3.24-2025.3.28)日均成交额280.55亿元,较上周下滑29.26%。
北证A股本周日均换手率有所下滑,达7.91% (-2.86pcts);创业板本周日均换手率5.14% (-0.82pcts);科创板本周日均换手率2.21% (-0.36pcts)。注:换手率为区间换手率(算术平均)。
从指数来看,北证50、沪深300上涨,创业板、科创50下跌。截至本周(2025.3.28),北证50指数报1306.50点,较上周涨0.07%,
北证50指数PE TTM62.99X;沪深300指数报3915.70点,较上周收盘价涨0.01%;科创50指数报1029.48点,较上周收盘价跌1.29%;创业板指数报2128.21点,较上周收盘价跌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