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过于习惯英语字母,汉字对他来说太陌生了。汉字不像字母,和发音没有明确的联系;汉字象形,看起来像是一幅抽象画,有左右上下结构。他盯着白板上的“他”“她”“它”,皱眉思索,却仍然无法理解。
这件事情给我冲击很大,我的学生对汉语这么有兴趣,而我也迎合了他的兴趣,可他为什么连部首都搞不清楚呢?
这让我开始焦虑,更严重的是,我意识到我的学生也开始丧气,开始怀疑自己,他对汉语的热情在慢慢消减。他上课提问的时候少了,下课也不会来找我问一大堆问题,
我甚至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对汉语的抵触。
02
正确的学习方法到底是什么?
为此,我尽可能找到于他而言
正确的教学方法
,国外很注重学习的灵活性,而我本身也很推崇教育学中的
authentic material(真实语料)理论
,所以在学习素材的选择上,我尽量选用原汁原味的中文内容。
我的学生们对中国流行音乐(他们称为 C-pop)很感兴趣,
我就给他们放当时大火的《青春修炼手册》,带他们看 MV,还跟着模仿动作。这样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左手”“右手”也因为 MV 中的动作好理解了很多,这让我高兴坏了。
从《青春修炼手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最重要的就是用学生能理解的内容来解释汉语。
所以在学令人头大的汉语声调时,我用画过山车的方式给他们解释一二三四声,还用不同颜色标注每个声调,比如蓝色是第一声,像天空一样高而且平,用各种方法让他们理解什么叫抑扬顿挫,上下起伏的声调。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也完全被吸引,非常认真地跟着我画过山车的笔练习声调。
后来他成了班上汉字写得最好的学生,
他对汉字整体美感的把握让我也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