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肢解一只羊是如此成功,我反而很受打击,因为我作为人的自信被摧毁了。我从来认为人是宇宙老大,动物根本没有资格与人相提并论,动物存在的意义只是供人类役使、食用、观赏,所以“动物”在人面前差不多就是“物”,只是会“动”而已。但是这只羊却提醒我,至少在生命构成的物质层面,我们是一回事!这让我感到失落,还有愧疚。自此,我对猫和羊都刮目相看,还有第一次面对猴子时的微妙尴尬,优越感荡然无存。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如此,那人生与“羊生”有何差异?人生还有什么独特价值?这个奇怪的念头折磨得我没精打采,所以太太很后悔告诉我真相。她摆事实讲道理,企图把局势扳回来,但总不成功。后来我出版了一本广受认同的畅销书,她抓住了机会:你会写书,羊不会,这就是区别。这句话让我脱离陷阱,开始重拾自信。
据说狗的智商相当于三岁孩子,海豚也很聪明,所以它们跟人类关系不错。乌鸦甚至会利用工具,它向瓶子里衔石子以抬高水位,还把坚果放到马路上,等车轮碾碎后再来取食。但是它们确实不会写书。考古发现了那么多远古岩画,但没有一幅画是动物画的,今后也不会有。原因很简单:人有思想、会创造,有无限的精神追求;动物只有本能,吃饱喝足就行了。这就是人类与动物的分野,是在茫茫宇宙中产生灿烂人类文明的不竭源头,是人类的终极荣耀。
所以,人类具有二重性特质:既是动物,又是高级动物;既有动物都有的物质欲求,又有动物没有的精神欲求。物质欲求是恒定的,精神欲求是无限的。在基本生理欲求满足之后,继续无节制地追求物质,实际上贬损了作为人的价值,有的甚至因此走向灭亡,比如那些贪官。专注于精神生活和社会奉献的人,则彻底脱离了动物界,在美好的精神家园里诗意地栖息,生命的意义如成熟的稻谷一样饱满、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