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奴隶社会

没有对比,90%的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正被恐惧笼罩

奴隶社会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5-16 0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成为家长后依然怕

也不是完全没遇见过,有一个,就是我妈。


我妈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在公立学校里算是「非凡」的那种,我亲眼见她干过一件「非凡」的事。


那时我也上小学,秋季开学前一天,我们去火车站送亲戚,偶遇我妈的一个学生一家,她的爸爸带着她送她妈妈去北京出差。那时从我老家到北京要坐三十个小时的火车,去过北京的人不多,她对北京自然很向往,但身为学生,开学就请假出去玩是想也不会想的。我妈是班主任,当场拍板让她跟妈妈去北京玩几天,车票上车补,衣服物品北京买。她说,那是个好学生,对她来说,去北京见见世面比上几天课有用得多。


在那个年代,或许这个时代也一样,没几个老师做得出那样的事。而这样的老师,当了外婆后,看到双胞胎外孙女转学后一天比一天开朗,间接体验到了一土学校的教学风格,她说: “身为一个教师,我觉得惭愧。”


我们自己的学生生涯就充斥着各种恐惧,除了怕请假,我还怕考试,怕排名,怕早到而被值周生登记名字视为游手好闲,怕迟到被公开惩罚站在校门口等早操结束才能进校,怕听见老师说“请你爸爸妈妈到学校来一下”……


不仅上学时怕老师,当了家长后依然怕。


双胞胎以前在公立小学,偶尔不得不请假,我都和当年一样战战兢兢,给老师发微信要仔细措辞,反复查看后才发出。哪怕只是早点接孩子放学,也要提前一天正式告知,因为上课时间是没有办法联系到老师的。




这样都可以?那样也可以?


这种紧张在转学之后逐渐消失。


一土的家校沟通工具是飞书,刚成为一土家长时,我每天都很惊讶地看着其他家长在班级群里此起彼伏:

“老师,**早上做噩梦没睡好,请一节课假。”


“老师,请帮忙转告,今天***托管,五点半接。”


“老师,今天**不坐校车。”


“老师,今天***午饭后接。”


“老师,今天放学**和***一起走,***妈妈接。”

如此种种,各种麻烦老师,竟然是可以的?而老师总是会见怪不怪地在群里回复:OK,好的。


两次家长会,让我深切体会到差异。一土每学期都有一对一家长会,沟通相对深入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