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餐饮老板内参
最有影响力的餐饮产业链媒体,超百万餐饮老板、创业者、供应商必读;打造餐饮业超级连接平台。被徐达内誉为垂直新媒体的先锋代表;由吴晓波、美团点评、今日头条、源码资本等共同投资...【北京瓦特新媒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餐饮老板内参

谁说卖早餐不赚钱?烧饼大叔赚了7套房!

餐饮老板内参  · 公众号  ·  · 2017-09-04 07: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说起自己做的烧饼,杨师傅还是挺骄傲的。从进货、和面、调味,再到火候、时间的把控,他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终抓住了一群顾客的胃。


杨师傅的烧饼,外酥里嫩,第一口下去,尤其惊艳。饼皮上是密密麻麻的黑芝麻,被烘烤得饱满喷香,一口咬下去,内里裹着的是翠绿的香葱。和普通的烧饼不同的是,杨师傅烧饼的葱用料十足,薄薄的一层夹在饼间,其鲜嫩的口感与香脆的饼皮对比鲜明……


每天,杨师傅的烧饼炉子前,都是等饼出炉的人,饼等人来买的情况少之又少。他说, 做了这么多年烧饼,最难的就是保持产品新鲜、稳定的质量,从顾客的反映来看,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



“今天早上5点钟,店里来了个大妈,说要买32个烧饼。当时我还在买菜进货,6点回到店里,她还在等我。”一炉烧饼25个,32个得等两炉。杨师傅一边烤饼,一边和大妈闲聊起来。原来,这么多烧饼都是要寄到上海的,大妈的女儿在那里。


“上海的餐饮比金华发达啊,想吃什么吃不到,再说这烧饼寄过去也没有刚出炉的时候好吃吧?”杨师傅有点纳闷。


“她小时候我常带她来你这儿吃早餐,她就喜欢吃这家的烧饼,每次回来都来吃一趟。最近,她刚换了工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这不就馋了吗,打电话让我给她寄去。”大妈说,平时她也会给女儿寄吃的,但都是自己做的,饺子、饼、面包都寄过,每次寄东西,还会贴上一张用便利贴写的纸条,一条条地列好保存方式、加热步骤、时间。


这次的烧饼便利贴,她是这么写的:“1.收到就放速冻;2.要吃的时候提前拿出来;3.洒些水在表皮;4.微波炉中火加热1分钟。注意:容易上火,不要暴饮暴食。——妈妈”


前不久,还有一个60多岁的大爷在杨师傅店里买了30个烧饼。这个大爷,杨师傅看着眼生,不是常客。


谈话中,他告诉杨师傅,自己旅居日本,这段时间回来探亲。在国外的时候,常常想念家乡的味道,特别是烧饼油条加豆浆的早餐组合。这次回来,他特意跑了好几家店吃早餐, 吃来吃去,觉得杨师傅的烧饼做得好,就决定带些回去消解乡愁。


暑假里,一个店里的常客还带来了一个大部队:儿子的台湾游学生朋友们。“我儿子在台湾的时候,跟着他们品尝了台湾味道。这次他们来做客,我带他们来尝尝金华早餐。”


还有一次,一个老年人订烧饼,说是在加拿大定居的女儿想吃了……


“我的小姨子在北方做生意多年,一开始回去带的都是酥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改为带我家的烧饼了。”烧饼漂洋过海之后还好吃吗?杨师傅笑着说,他也不知道,倒是从顾客口里听过千奇百怪的加热方法,烤的蒸的煎的都有。


“主要吃的还是一份乡愁吧。不是有部片子叫《深夜食堂》吗。 其实我的店可以叫清晨食堂,客人来来往往都很有人情味的,做烧饼的时候我可以听到各种信息。 天天来的客人一段时间没来,我也会惦记。你们坐办公室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杨师傅说,他店里的食材,用不起市场上最好的,但都是自己家里人也都在吃的。“包子里的蔬菜,是批发市场里的中等货;炸油条的油一个早上换两次,是大豆油而不是棕榈油;添加剂都是达标的食用级,烧饼里没有添加剂。大家来我店里吃就是信任我,砸自己招牌的事不能做的。”



机器暂时还代替不了烧饼师傅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实体商品店受到电商平台的冲击,餐饮行业则插上了外卖的翅膀。17年来,杨师傅的早餐店,倒是变化不大。


“外卖不敢做。店里等烧饼的人都排起长队了,本来就是供不应求,哪里有工夫接外卖的单子。”杨师傅也没考虑开分店,店里的核心技术———做烧饼,除了他没有人能顶上,再开一家店,谁做?



机器换人的想法,杨师傅倒是一直都有。早餐行业招人、留人太难了。店里的5个工人,就做上午的早餐生意,杨师傅包吃包住,每人给3000元一个月,时不时还有人抱怨工作累、收入低。


再说传统手工做早餐,速度有点慢,如果机器能帮上忙,杨师傅就可以考虑扩张的问题了。这些年他陆续买了六七台机器,光是压面机就有3台,大多都已闲置。两台和面机和的面只能用来做包子,做烧饼还远远不能达到杨师傅的要求。


17年来做一块烧饼,杨师傅说,很多微妙的变化、技巧,目前的机器还难以匹敌。 比方说发酵,冬天的时间和夏天的时间就不一样;再说口味,夏天就应该比冬天淡一点;而火候、气温不同,同样的温度烤出来的饼也大不一样。


“我烤了这么多年饼,每次开工前,都要放一块面粉进炉试试心里才有底。光靠一成不变的机械程序,现在还做不出品质好的烧饼。至少在我的店里,机器还代替不了烧饼师傅。”


杨师傅最近听说,上海一家著名的小笼包连锁店引进了全自动包子机,他正打算去尝尝,如果口味不错,他准备买一台回来。



月薪3000元留不住年轻人


早餐行当不轻松。 杨师傅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


凌晨1点半起床,和面、发面、醒面、买菜、进货、拌馅……做好准备工作。发面的时候,可以打个盹,但是又不能睡死。清晨4:30,工人们来了,包包子、蒸馒头、做豆浆,食物的香气在店里弥漫开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