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品牌官
互联网+品牌营销服务平台。关注创业、创意与品牌创新,提供最新营销方法论、品牌案例、专业培训课程和一站式品牌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品牌官

《哪吒2》突破100亿,那导演饺子能赚多少钱?

首席品牌官  · 公众号  · 电商  · 2025-02-13 19: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来自集卡社

根据Tech星球的报道,导演饺子亲笔签名的卡游卡牌,全球限量10张,一张已经炒到了10万元。10万,一辆入门小轿车的价格。

又比如,哪吒和蒙牛的广告合作。 你刷到了吗?刷到过的话,一定印象深刻。 广告里,主要人物在后台等候登场。哪吒一边不屑地说自己不紧张,一边却拿着牛奶抖得满脸都是。

图片

网友评论,这样的广告,多来点撒,多来点撒。电影不够看,广告来凑也行。 电影上映前就跟哪吒深度绑定的蒙牛,现在肯定乐开花了。

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不仅是哪吒, 现在的中国电影,已经不仅是靠电影票房的收入了。

靠的,还有后续的周边产品、版权授权、广告合作、文旅发展,甚至,专门弄一个主题乐园。

哎?听上去有点耳熟。我说出来,你马上就明白了。

比如,迪士尼。比如,环球影城。工作日都是排不完的长队,简直就是印钞机。 就拿去年迪士尼来说,电影票房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3。去年一整年,迪士尼营收突破了900亿美元,相当于6500多亿元人民币了。

等一下等一下,我零要数不过来了。


新一代中国电影

在向美国电影看齐


这种商业模式,很“好莱坞”。怎么说?

我们过往对电影的理解,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许许多多电影从业者,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为的就是呈现出精妙绝伦的镜头,讲好美丽动人的故事。

这种模式,比较像 欧洲电影 的模式。

政府会给影院和片方很多补贴,可能是直接给钱、可能是税收优惠,又或者设立专项基金。

大家只需埋着头做电影,然后等电影上映,赚赚电影票房的钱,顶多再卖一卖版权什么的。

这当然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们能看到一批很纯粹的人,创造出了非常经典的电影。比如 《放牛班的春天》《海上钢琴师》《美丽人生》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这条路的中国电影,比如,海清演的《隐入尘烟》。效果也非常好,入围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图片

但基本上,它电影票房卖完了也就完了。再往海外发行一下,卖一下新媒体版权。之后,就没有更多收益了。

美国电影 的模式,很不一样。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补贴。

美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是的,政府给你的版权保驾护航。但是钱嘛,你自己去挣。

没人兜底,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开辟多元的收入。 好莱坞赚这么多钱,靠的是电影吗?是,但不全是。

提到好莱坞电影,你可能会想到好看、大片,甚至愿意去影院多刷,所以印象中,美国是全球最厉害的内容生产基地。但实际上,他们更强的,是 宣发能力。

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影业、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靠的绝不仅仅是电影本身。

那么, 靠的是什么呢? 电影,只是个引子。后面,还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这些电影公司,无一不是从开始,就在做全产业链布局。

就拿主题公园来说。 表面看到的,是因为观众们喜欢加勒比海盗、侏罗纪公园的电影,所以才有的海盗园区、恐龙园区。

但在电影拍摄之初,从艺人经纪、内容制作到发行放映,每个环节都会不断串联到后期的商业承接。

甚至, 说他们是为了开主题乐园才去拍的电影,都不为过。

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典型的好莱坞电影,里面的人物众多,情节众多,就是为了后续开发周边、衍生品甚至主题乐园来早早做了铺垫。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复仇者联盟》

最典型的,就是漫威宇宙、星球大战等等。这些电影,从最开始就打算做成系列,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一年又一年地把钱从观众口袋里,通过各种渠道,收进自己的口袋。 关键,观众掏钱的时候,还是乐滋滋的。

笼统来总结就是:欧洲,艺术性大于商业性。美国,商业性大于艺术性。

而中国的新一代导演,选择了向美国看齐。

新的一代导演的思维,在一起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商业化了。或者,至少会重视而不是抵触商业化这件事。即便自己不擅长,没关系,那就去交给擅长的人,一起合作。

比如说, 唐人街探案系列。

唐探很聪明,每次拍,都换个地方。比如这次的1900,背景是华人在美国淘金的年代,拍的唐人街。

图片

这会带来什么呢?喜欢唐探的人,会去“圣地巡游”。

首先,唐探有系列优势。什么优势?演员固定。磨合好了,方便继续合作。

其次,每一部换地方,就可以打破审美疲劳,总是有新的打卡地出现。

文旅,就可以依托唐探的IP。

比如他们在山东搭建的德州乐陵影视城,每上映的时候,会进好几万游客。这就是和文旅项目上做了个联合。

图片
图片来自界面新闻

景区门票和周边,就轰轰烈烈卖起来了。

这是常规的真人电影。 又比如说,科幻电影。 很有名的像是《星球大战》系列。那一追,可就是几十年的陈年老粉,IP价值非常大。而且,其他同类题材几乎无法撼动。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星球大战》

我们的《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周边产品也连带着卖得非常好。

所以,我们不妨大胆想一下,有没有可能,《哪吒3》上映时,已经有了一座哪吒主题乐园呢? 更别提,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哪吒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业内人士说道,唐探系列、流浪地球系列,他们的周边的确做得成功,但跟哪吒,是完全没法比的。

为什么?


动画电影

有着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


动画电影,和其他电影很不一样。 动画这一种形态,在商业化上有巨大空间。它实在是太“讨巧”了。所有收益,都能集中在版权公司。

为什么说它“讨巧”?

我咨询了一下业内专家,得到了三个原因。觉得很有意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凤凰读书  ·  持续勃起|星期天文学
8 年前
凤凰读书  ·  持续勃起|星期天文学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