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配合对校园“反犹情绪”的专项调查;
提供抗议记录的音视频资料,并接受意识形态审计机制。
哈佛方面拒绝配合,并迅速提起联邦诉讼,指控政府此举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和《行政程序法》。作为回应:
教育部冻结哈佛22亿美元拨款;
卫生研究院暂停合作;
特朗普本人公开威胁:“哈佛不该再享有免税资格”。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直接撤销其SEVP资格。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信中表示:
“招收外国学生是一种特权,由于哈佛未能提供国际学生记录,未能遏制校园内亲哈马斯、反犹言论,持续推行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多元化政策……哈佛已失去这一特权。”
02| 美国本土舆论:批评声音高涨
哈佛大学被撤销国际学生招生资格的决定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批评,来自司法系统、学术界、媒体和移民权益组织的声音纷纷指出此举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1)司法系统:联邦法官裁定政府行为“专横且随意”
2025年5月22日,加州北区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Jeffrey White)发布全国性禁令,阻止此前特朗普政府撤销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做法。怀特法官指出,
政府的行为“可能超越了其权限,且专横且随意”,并强调此举对学生造成了“混乱和不确定性
。
2)学术界:高等教育领袖谴责政府行为
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特德·米切尔(Ted Mitchell)表示,政府的决定“错误、狭隘且非法”,并指出政府未遵循撤销认证所需的正规程序 。
3)媒体:质疑政治动机和学术自由受损
《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可能是对哈佛大学拒绝提交国际学生记录的报复,质疑其政治动机 。
4)移民权益组织:批评政府滥用权力
美国移民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亚伦·赖希林-梅尔尼克(Aaron Reichlin-Melnick)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国土安全部的信函未提供任何具体违反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规定的证据,认为这是政府权力的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