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历史解密
再现真实历史,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历史解密

蒋经国:我拒见邓小平的真正原因

中国历史解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16-11-16 06: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该法案旨在调整美国与台湾的贸易、交往和其他领域的一系列相关条约。由于台湾政府不再是全中国的正式代表,这是必要的一步。但是,《台湾关系法》的内容和精神超出了对具体条约的调整,它反映了很多反对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国会议员的情绪。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期间,国会一直被蒙在鼓里;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一心想与中国恢复邦交,很少考虑台湾的安全,也未能充分预见到美国国内支持台湾的政治势力之强大。美方在1978年12月的一个深夜把蒋经国叫醒,告诉他几小时后将宣布与中国大陆正式建交,这一做法被国会认为具有侮辱性,加强了国会要帮助台湾的决心。


国会中不少人得到过台湾慷慨的资金支持,或是与对台出售武器的公司有来往,他们认为正常化过程没有以任何方式顾及到忠实的台湾朋友。法案要对美国的轻慢行为有所纠正,它要求美国向台湾提供必要的自卫武器,并宣布,以和平手段之外的任何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都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


《台湾关系法》的精神在美国政治中的含义是:美国忠实于它的盟友。但是它违背了与中国谈判的精神,有人甚至认为它违背了1972年《上海公报》的精神,美国政府在该公报中承认“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都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被国会议员们视为重要的问题——台湾是民主的一面旗帜,它尊重人权,实行法治——在1979年时还谈不上,因为当时台湾当局仍在实行戡乱法,用压迫手段控制反对派,为此受到人权活动家的批评,后来这些批评则以更大的规模指向中国大陆。


《台湾关系法》的通过让邓小平怒不可遏,他为此也受到一些中国高层领导人的批评,认为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中对美国的态度不够强硬。邓小平并不关心《台湾关系法》在法理上是否站得住脚,他担心的是它的政治影响。该法案使他曾经为之奋战多年并为此牺牲了数万战友的政治使命——结束国共内战和恢复对台湾的控制权——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实现了。邓小平尤其反对的条款是,美国将继续向台湾出售“足够的防御性武器,使其能够维持充分的自卫能力”。美国承诺提供军事援助,断送了邓小平原本具有的说服台湾自愿回归大陆的影响力。


为了增加与台湾达成协议的可能,邓小平还能做些什么呢?除了通过外交渠道表现其“顽强好斗”的一面,邓小平还邀请美国国会议员访华,向他们直接陈述中方的观点。1979年4月19日,邓小平对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弗兰克·丘奇(Frank Church)参议员说,《台湾关系法》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他又说,该法有协防台湾的条款,这违反了中美建交最基本的前提。(邓小平后来表示,《台湾关系法》的颁布比售武本身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他还尽可能地孤立台湾人民。他支持游说其他国家将台湾排除在任何区域性或国际性组织之外。他还发誓要把跟台湾做生意的外国公司赶出中国大陆市场。


比《台湾关系法》更让邓小平懊恼的是罗纳德·里根竞选总统。里根发誓要给台湾以“尊严”,包括谋求与台湾建立正式关系。1979年8月22日,里根的竞选搭档、副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前往亚洲,会见了愤怒的邓小平。陪同布什访华、后来担任驻华大使的李洁明(James R. Lilley)在回忆他们的会谈时说:“这是一次特别不愉快的访问。”

布什想让中国放心里根不会实行两个中国的政策,但是在会谈中邓小平的助手带来了最新的新闻简报,其中包括一次里根记者招待会的报道:里根在这次招待会上说,台湾是一个国家,美国应当恢复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为台湾的自我防御提供所需要的一切。邓小平说:“他又在搞这一套。”他接着又说:“里根不止一次说过,他支持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不管在其他国际问题上有何观点和立场,假如里根的言论和共和党的政纲得到贯彻,这必将损害中美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心情聊伤话  ·  他喜欢你叫床的声音吗?
8 年前
诗词天地  ·  ♬诗词 | 别来忧思中,事事皆可休
8 年前
酱子工厂  ·  二货致辞,笑哭!
8 年前
充电时间  ·  芥川龙之介逝世90周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