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几年后回头再看,支撑拼多多登顶的原因,还有更多。
从服务于“下沉市场”,到服务于“消费升级”
拼多多最初的成功,基于大量平价产品,吸引了来自包括农村在内的基层消费市场的大量人群,构成了拼多多早期的基础流量。
一些媒体将这蔑称为消费降级,但实际上是出于误读。这些产品虽然较之其他平台的产品价格更有竞争力,对于以前不上网的人群来说,是一种消费升级,比如一个村妇以前用旧报纸当厕纸,但发现拼多多上有便宜又好用的卫生纸在售,这种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级?当然是升级;再比如村民日常会在村头杂货铺里买一些不知道货源何出的假冒伪劣,现在他开始上网消费白牌、品牌,实际上也是一种升级。
而拼多多更进一步的蜕变,则是在把像作者这样的中产阶层一员吸引为长期用户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则是体现在服务升级上。同时,拼多多的这种蜕变,也带动了整个中国电商行业整体服务水准的提升。
不妨以作者近年来网购服装数量大增,为“故事”来解读下其中的道道。在拼多多之前的多年中,我虽然是一个高频网购用户,但却很少在电商平台买衣服,原因就是因为我体型较大,很多衣服需要试穿才能决策,网购失败率很高,所以也就逐渐放弃了网购服装。
但拼多多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首先是个性化算法推荐的功劳,不知从何时起,它开始向我推送一个完全由大码服装组成的新世界,以前我并不知道互联网上居然有这么多服务于胖子的专业店铺存在,其中不少堪称“宝藏店铺”,现在他们纷纷浮出水面,被纳入收藏。
其次,这些店铺都提供有运费险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这是以前的电商平台所没有的,以前买衣服是有质量问题才可以退,无质量问题退的话消费者要承担运费,但拼多多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规则。实际上相当于通过服务升级使网购的消费体验与线下试了再买的消费体验持平。
这就相当于为电商平台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增量消费群体,将我这样的消费者纳入拼多多的用户群,而我不是因为这平台商品的价格是否便宜,只因为他满足了我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