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创意兰大,有你有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丝绸记(一)农耕与游牧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10-02 00: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平明

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文明相互作用的历史,这条路的南北,一个种田织布,自给自足;另一个畜牧养殖,逐水草而居。一个尚礼重文,另一个勇猛彪悍。两者在北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较量了两千多年。
不过,从整个史实来看,这种较量并不对等。游牧部落真正能在中原地区嚣张的时间少得可怜。早在礼乐兴盛的西周王朝时期,中国就把周边的部族称作北狄、西戎、南蛮、东夷,翻译过来就是北方的野蛮人、西方的野蛮人、南方的野蛮人、东方的野蛮人。那谁是文明的呢?自然是自己,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类的句子。这其中难免有自大的成分,不过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客观表现,即便连周边民族自己大多时候都是依附于中原王朝,甚至被同化成一家。所以说“贵中华而贱夷狄”是很有历史传统的。

正如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否取决于中原王朝的强盛与衰迷,北方少数民族的对中国的态度也是如此。或许两种文明制度本就没有谁更优越可言,彪悍的历史最终选择的是征服。
在先秦为数不多的文字记录中,猃狁是最先的发难者之一,他趁西周中期没落便入侵劫掠。周宣王即位,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那个时期的历史无论原因如何,它就是这么寥寥数语,虽然在《诗经》中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等关于战事的描写,但文学性的表述并不能弥补史实的缺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