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沙:今日《证券时报》有报道认为,此消息利好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石化机械、洲际油气、中天能源、东华能源、新澳股份等个股。)
█ 经济观察报5月21日评论
好的监管者要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而不是大起大落
值得关注的是,强监管之下市场的担忧和困惑。这种担忧和困惑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则是此前一周的连续跌势,机构心气浮动,市场预期紊乱。我们以为,这其中不乏市场过度解读的成分,但监管节奏和方式的把握也有值得思量之处。或许正因为如此,5月14日,新华社发文提醒,“一阵风、运动式监管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监管效果。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监管也不可能一役而休。”此前中国银监会在通报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时,也特别提出,既强调对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监管措施的全局影响,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沙:既然出现了“处置风险的风险”,出现了“大起大落”,那么就不是“好的监管者”了?)
█ 证监会拟重罚国海证券及相关责任人
对于去年底发生的国海证券债券风险事件,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通报了证监会对国海证券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拟对国海证券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暂停新开证券账户一年及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一年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两名责任人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其涉嫌违法问题移交稽查部门处理。此外,对负责国海证券内控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还将对其执业质量进行核查后,依法处置。
另,今日《证券时报》刊登评论《整治金融乱象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沙:我完全赞成对股市害群之马进行查处、惩处,但在处罚任何一家“妖精”、“害人精”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不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不少情况下,机构违规、犯法,“买单”的却是小散!)
█“融”“现”分歧拉长A股筑底路
《中国证券报》今日头版报道——
4月中旬以来的这波调整中,活跃资金和融资资金均选择了暂时离场,二者操作十分一致,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但从5月11日A股触底反弹以来,融资资金和场内活跃资金分歧愈发明显,场内活跃资金连续撤离,融资客却在悄悄加仓。机构人士指出,市场对于经济数据预期已达成一致,但流动性的预期却存在分歧,“融”“现”分歧下A股筑底路可能被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