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这里是《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行业变了,猎头先知道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5-22 08: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脉脉于今年4月发布的《2025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人才已经成为互联网、电商、游戏等大量行业的争抢对象。智联研究院3月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春节后一个月,人工智能工程师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4.1%,求职人数环比增长11.8%,AI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讲师、数据标注、算法工程师等新兴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讲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12.4%,算法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4.3%。人才解决方案供应商翰德发布的《2025翰得人才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国内AI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5,意味着每两个AI岗位只能匹配到一个合适的候选人,强化学习、大模型算法、多模态算法等方向的人才尤其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机器人赛道也在同步升温。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一个月,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的招聘同比增长29.7%,平均招聘月薪达25959元。对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从人工智能扩展到了工业自动化、大型设备制造、电子技术、汽车等领域。


去年,如炬企业咨询的创始人袁文彦就将“具身机器人”作为重点关注的方向,也为不少客户做了机器人行业的调研。尽管身在新兴热门行业,他依然保持谨慎,“很多新兴行业的窗口期并不长,要更早地进入这些领域(才能带来可观的增长)。”惠巍也持同样的观点,从业多年,她清楚知道,处在风口时许多公司都会在短期内增加大量岗位,但一旦业绩不如预期,公司就可能进入观望期。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出海领域也开辟了一条增长通道。脉脉发布的《2024年度人才迁徙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日趋活跃,出海人才的招聘需求增长显著。2024年1月至10月,新发出海岗位数量占全部新发岗位的比例从2023年的1.89%攀升至2.7%,增长43%。其中,海外市场、产品经理、销售经理三大岗位的需求数量最多。惠巍团队今年第一季度接到的出海岗位招聘委托数量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3。智联研究院针对海归人才的调研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海外市场拓展”岗位在海归优先职位中增速位列第一。


02

新兴领域供需错配,中端人才处境尴尬


除了新兴领域爆发式增长,传统行业的招聘节奏明显放缓,企业开始将资源更多地集中到“关键岗位”上。


3月,李一峰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份极具代表性的复合型岗位需求:一家面向C端提供知识付费的早期AI技术公司,需要招聘海外品牌传播,要求英语流利,熟悉海外品牌传播,同时对金融、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所了解,且对AI行业感兴趣,月薪3万元。对于这类“三位一体”的人才需求,李一峰感叹:“AI、心理学、资深品牌传播,这三个词拆分开来两两组合都不好找,有三方复合背景的就更难了,企业若坚持不让步,找人时间势必会拉长、成单周期也会更久。”


多位技术领域的猎头也指出,尽管各行各业纷纷宣布转型,真正贴合新趋势的候选人却供给不足。一位从业者说:“中国大模型发展才一两年,很多AI方向的求职者并不来自于大模型背景,更多是通过自学形式掌握了一些AI知识,并没有实践经验,而现在的客户大多希望候选人有实操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