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2014年开始,中国大陆的保健品市场酵素产品异军突起,迅速风靡全国。各种不同的酵素产品,例如减肥产品、饮品、美容品等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每年酵素保健品的市场高达几十亿之巨。翻看各类媒体上的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宣称酵素可以具有减肥、保健、助消化、排毒、预防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寿等神奇功效。
那么酵素是否真的有这些神奇的保健作用呢?
谈论酵素的实际功效之前,回顾一下酵素的前世今生。
酵素这个词听起来高端大气,很有些现代的新鲜感。其实酵素这个词是日语词汇,在日语中读作kouso。日文的酵素又来自英文的enzyme。enzyme来自希腊语,原意是在酵母中
(in yeast)
,所以日本人引进西方科学时创造了酵素这个词。中文中的现代科学包括医学的词汇几乎都来源自日语,偏偏酵素这个词没有用日语,而是用了另外一个词:酶。
学过中学化学或者生物学的读者对这个字应该不陌生。对,酵素就是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酶。
翻翻中学教科书,对人体的酶的定义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本质上就是化学催化剂。生物酶还有几个特性:高效,特异,对反应环境敏感。高效指的是极少量的酶能催化体外需要巨大能量才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特异指的是酶只能催化极端特异的几种反应,而不能催化别的,不能通用或普适。酶对温度和酸碱度非常敏感,比如胃中的胃蛋白酶只能在胃中的pH大约1.5的环境中起作用,胰蛋白酶只能在pH接近8的环境起作用,换了环境就不起作用了。
酶进入保健领域源自美国的医生爱德华·霍威尔于1985年出版的《酶营养学》
(enzyme nutrition)
一书。
霍威尔医生1898年出生于芝加哥,从26岁拿到医生执照后开始就职于伊利诺伊州的一家以自然疗法为口号的诊所,在那里接受了最初的培训。这家诊所主要宣传的特色是素食,日光浴,水疗,口号是“零手术,零药物,零血清”。霍威尔医生1930年开了自己的诊所,开始以营养疗法和物理疗法诊治病人。直到1970年他退休,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研训练。
在1932年,霍威尔医生开了一家名为“国立酶公司”的公司,开始贩卖酶保健品。1985年开始专门贩卖酶食品补充剂,并于同年出版了《酶营养学》一书,这时候他已经87岁。这本书后来成为酶保健品的理论基础和酵素保健业的圣经,直至今日。
那这本影响无数人的书里面讲了些什么呢?
主要理论是:
1.人的寿命长短与体内酶消耗的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酶消耗得越快,人死得越早,所谓灯枯油干自然就会死亡。
2.多用食物本身所带的酶能帮助我们身体减慢酶消耗的速度。因为生的食物中本身所带的酶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所以吃生的食物就不需要人体消耗自身的酶,因此节约了酶。而煮熟的食物所携带的酶会被破坏,要消化熟食就得消耗人体自身所带的酶,从而消耗生命力。看看大自然,人类是唯一吃熟食的动物。
3.而人体所能合成的酶的数量是有限的,用完了人就会死掉。
4.生的食物不但有酶,还含有特殊的生命力,人吃下去可以接受这种生命力,因此能延年益寿。
所以最佳的应该是像动物一样吃生的食物。但是霍威尔医生又考虑到人们还是习惯吃煮熟的食物,所以他推导出的结论就是:应该额外补充酶,也就是风行日本然后传至中国大陆的酵素保健品,这样就能保证人体不消耗难能可贵的酶。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