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炸群这七天不好过吧,没玩过这么刺激的吧,美女小画师你要乖哦,么么哒小宋先生爱你哟
”
。
突然有种被暗算的感觉,总感觉有一双阴险的眼睛始终在暗戳戳地盯着你。由于做自由插画师的工作,所以我这些对外的平台都是公开的。渐渐的,我的其他社交平台也都受到了影响。基本上我在网上去哪个平台,他就会找到哪儿骚扰。以4月4日这一天为例,我在小红书上密集收到陌生账号的私信和评论,私信内容都是一个风格的。
“
你真没见过变态是吧,信不信我天天跟踪监视你,就在你对面租房,让你不敢出门,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日式恐怖。
“
别急三小时到你家楼下。
“
上一位小仙女都被我吓哭了,警察叔叔打我电话让我stop。
”
而第二天的4月5日,私信上的威胁开始升级:
“
把我惹急了信不信把你绑了放后备箱(厢)拉农村让你体验几天,正好我家农村有房,十年没住了,把你捆(进)小黑屋,连平整水泥地都没有,床也没,一天到晚让你吃肯德基。
”
4月7日,对方说出了他开盒的事,
“
我花了40顿肯德基(的钱)开的盒,本绅士会轻易放过你吗?
”
自从被开盒之后,针对我手机的
“
轰炸
”
也来了。手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收到大量的验证码,或者接到陌生电话,最后我不得不去换了两个新号码,旧号码只能放弃。
面对这些骚扰,我能做的其实不多。早些时候我会怼回去,但接下来又会面对更多的骚扰,我就干脆直接拉黑。但对方骚扰成本很低,因为账号可以不断重新注册。有一次,他非常得意地说:
“
又被catzz拉黑啦?请务必狠狠地拉黑,小红书注销再注册就是这么简单!不说话了?伤心了?被变态宋先生吓到了?今晚不会又在小被窝里偷偷哭吧,好可怜呐。
”
被骚扰的不光是我,也有群里的群友。经历了这次事件的人,会站出来替我说话,有不少人还会骂他,但这些都没有让他停止骚扰,反而让他更激进。几天后,这种骚扰到了一个顶峰,他在自己B站动态上发了一张定位截图,这个截图显示,他已经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并且说自己要开始租房了,威胁要
“
上门灭口
”
、
“
你晚上把门关好
”
。
后来我干脆把小红书私信开关关掉了。
有段时间我确实是有点恐惧甚至焦虑的。感觉这个人精神有点不正常,他有可能会做出一些比较恐怖的事。日本有一个挺有名的案件,叫
“
桶川跟踪狂杀人案
”
。当时也是一个粉丝把这个事情发给我了,然后说让我小心,我就去了解了一下。
1999年10月26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但并没有得到重视。最后,是一名记者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
“
遗言
”
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还原了生前被忽视的真相。此案在日本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反跟踪骚扰法》的出台。也就是说,现在比如有人骚扰威胁的话,你可以通过反跟踪骚扰法,对威胁你的人实施措施。
看这起案件的时候,我非常能共情,还把那本书都买下来了。我对比了一下,发现遭遇的事情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我又看了一些比如边缘人格障碍,或者自我中心型跟踪狂,还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之类的,就也变得警惕起来了。
我当时被迫选择搬家。我想,换了一个地址的话,至少他就找不到我了。
如今回看,我最开始应对的方式,是以回避为主。但并不代表我不斗争了,我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有精力去对付他。
搬到北京之后,我跟男友住在一起。我不能对这个人的情况全然不知,那段时间,我也在网上搜索配件哥,发现了更多的信息。原来,他骚扰的还不只我跟小静。
几年前,他还骚扰过另外一个女生小敏,小敏曾经把经过和证据都发在网上向网友求助,一度都陷入抑郁。这时候我才想到,他在骚扰私信里说的
“
上一位女生都是哭着求饶的
”
,指的可能是小敏。
我联系上了小敏,对方对这个男生已经有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还把自己抑郁后开药的药单截图也发我了,讲述中,她遭遇的与我的经历大同小异。小敏的个人信息被配件哥在网上找到,然后也被威胁说,
“
我的亲戚跟你住在同一个小区
”
,还准确说出了小敏所在的小区名,来恐吓她。小敏被骚扰后抑郁了半年,在那之后才慢慢走出来。
其实我跟小敏也说过,要不要一起去起诉这个男的,但是她跟父母商量之后,父母不同意,尤其是被骚扰之后,小敏也被迫搬了家。她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
我没有力气再去搬第二次家了
”
。
我没有去强求小敏,而且她已经被弄退网了。小敏害怕又遭到报复,最后只有我跟小静是比较站在一起的,一直在想办法讨个公道。
经过这些事,我也意识到,不能假定世界上所有女生都像我一样,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奋起反抗,有些女生被骚扰之后,可能反而觉得自己有问题,会怀疑自己,而我后来有过相同的经历后,才判断我自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才能理直气壮地对抗这种龌龊。
但我周围,对于我的这种抗争,态度也不一样。
母亲支持我,她觉得,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站出来反抗,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父亲觉得,他这样威胁你了,你就躲起来,就不要去惹事。我父亲还说,我可以躲得再远一点,比如说我之前在日本游戏公司工作过,他建议我可以躲到日本去。
我也理解,躲也不是没有道理,就比如说小敏,她躲了半年,配件哥就转换目标了,就不找她麻烦了,可以说她是
“
躲成功了
”
。而我若是反抗,他会变得情绪更激动、更暴力、更危险,我反而变得更麻烦了。但我不后悔这种反抗,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