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财经媒体,下辖纸质版、经济观察网、研究院、电子版、音视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并主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杰出营销奖、中国蓝筹地产、观察家年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国最具创新企业等系列品牌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观察报

人型机器人股权投资“卷疯了”

经济观察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5-27 21: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背后,是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赛道股权投资日益火热。


去年4月首届中国人型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型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 2026年国内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4.71亿元,2029年达到75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人型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6%。


一位杭州地区创投机构负责人在对接会现场向记者透露,为了抢占人型机器人赛道的投资机会,他们年初设立专门投向人型机器人的子基金,没想到这个子基金在3个月完成“超募”,近期他们正四处寻找优质项目,满足出资人对挖掘下一个“宇树科技”的憧憬。


IT桔子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一季度期间,人形机器人领域发生64笔千万元级的股权融资,仅今年一季度达到19笔,较去年同期增长280%。


这背后,是众多股权投资机构发现AI+人型机器人的技术融合,正驱动人型机器人朝着完全自主决策的具身智能方向发展,即人型机器人基于物理世界的外部环境交互信息,如同人类般实时做出反应及行动。这将赋予人型机器人更大的发展前景与想象空间。


面对如火如荼的人型机器人股权投资,也有创投业内人士感慨投资决策越来越“难”。


“现在众多创投资本都扎堆投向人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导致我们长期跟踪的一个项目估值今年以来迅速翻倍,吓得我们不敢投资。”作为国内一家聚焦机器人赛道股权投资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张刚向记者无奈表示。


部分创投机构开始对人型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采取“只看不投”策略,原因是资本涌入令这个赛道竞争变得格外激烈,未来只有少数知名品牌人型机器人有望脱颖而出。这意味着创投机构需烧钱支持人型机器人企业持续打响品牌知名度。但此举能有多大胜算,这些创投机构心里没底。




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投资太火
创投机构转向“感知”“决策”领域找项目


所谓“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兴分支赛道,强调智能体(比如人型机器人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真实环境进行实时交互与动态学习,实现更接近人类或生物的智能行为。目前,以人型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正处于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期,市场潜力巨大,呈现高增长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指出,未来智能化的人型机器人,需具备感觉要素、运动要素与思考要素。根据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方向,可分成基于场景识别智能化的单机自主机器人、基于互联互通集成化的多机协同机器人、基于人机交互拟人化的人机共融机器人。但在研发过程,智能化机器人仍需解决基于视觉的环境三维感知识别技术、多源多通道传感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基于环境理解的全局精准定位技术、多机协同的集群化交互与控制技术、大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深度学习与多模式融合学习技术、多约束下机器人运动路径规划技术、多任务自适应协同的群智决策技术、产品知识图谱与知识网络构建技术等多重关键技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