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咨询单位如何编制项目情况汇报报告,以确保专家能够对项目物有所值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
分析:
依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项目
物有所值
评价指引》
(试行
)
文件规定
,
在召开
专家小组
会议之前
,
专家
应当充分讨论项目的情况,
明确各评价指标的含义
后进行评分
。可见,物有所值定性评价过程中需要参与评审的专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项目有一个大体认识,并能将这种主观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分数。
解答:
建议咨询单位在物有所值定性评审会召开之前,根据已经明确的指标体系,结合已有的项目资料,编写项目汇报报告,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拟采用
PPP
模式进行建设的项目生命周期的工作内容;项目风险以及分配方案;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情况等。
问题
1.
3
:咨询单位如何在物有所值
定性分析之前开展
风险
识别与分配工作?
分析:
依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项目
物有所值
评价指引》
(试行
)
文件指出,应当通过分析项目
全生命周期
的环境
特点,
分析
识别风险因素。风险识别与分担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
,
同时
考虑有限理性
,
很难在项目前期对建设过程中可能的所有风险进行精准识别
。同时,针对风险的分配问题也不可能在一次项目中做到完备。因此,需要咨询单位要建立风险数据库以及风险分担一览表,并根据累计的
PPP
项目经验进行不断更新与调整。
解答:
首先,根据待评价的项目类型,通过收集相关文献,查询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尽可能的识别出与待评价项目相关的各项评价,并做好维度划分的工作,可按照政治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收益风险、财经风险、法律风险及竞争风险等进行归类,
一般项目的风险因素如下表所示
;
其次,分析所识别出来的风险,以确定共性风险与项目特有风险;
再次,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的规定,构建政府主体与社会资本主体的风险分担一览表;
最后,建立项目风险数据库,数据库包括项目共性风险集,各类型项目特殊风险集以及各个风险的分担方案。同时根据
PPP
项目咨询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数据库。
风险因素统计表
序号
|
风险因素
|
含义解释
|
1
|
政府官员腐败
|
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将直接增加项目公司在关系维持方面的成本,同时也增大了政府在将来的违约风险
|
2
|
政府干预
|
政府
官员直接干预项目建设
/
运营
,影响社会资本的自主决策能力
|
序号
|
风险因素
|
含义解释
|
3
|
征用
/
公有化
|
中央或地方政府
强行没收项目
|
4
|
政府信用
|
政府
不履行或拒绝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任务而给项目
带来直接
或间接的危害
|
5
|
第三方延误
/
违约
|
除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者
,其他项目参与者拒绝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
或者履行时间延误
|
6
|
政府
/
公众
反对
|
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公众利益得不到保护或受损,从而引起政治甚至公众反对
项目建设所
造成的风险
|
7
|
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完善
|
由于现有
PPP
立法层次较低
、效力较差、相互之间存在某些冲突和可操作性差等原因造成的危害
|
8
|
法律变更
|
由于法律
、法规及其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引起项目成本增加
,
收益降低等后果
|
9
|
利率风险
|
指市场利率
变动的不
确定性
给
PPP
项目造成的损失
|
10
|
外汇风险
|
包括
外汇利率
变化风险和
外汇能否兑换风险
|
11
|
通货膨胀
|
指
整体物价水平
上升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项目成本增加等其他后果
|
12
|
政府政策失误
|
程序不规范
、官僚作风、缺乏
PPP
的
运作经验和能力、前期准备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造成项目决策失误和过程冗长
|
13
|
土地获取风险
|
土地所有权
获得困难、土地取得成本和时间超过预期,
使得
项目成本增加或项目延期
|
14
|
项目审批
延误
|
项目需经过
复杂的审批程序,
花费时间长
且成本高,
批准之后
,对项目的性质和规模
进行必要
商业调整非常困难
|
15
|
合同文件
冲突
/
不完备
|
合同文件
出现错误,
模糊不清
,
设计缺乏弹性,
出现冲突
,
包括风险分担不合理
、
责任与义务
范围不清
等风险
|
16
|
融资风险
|
包括融资结构不合理、
金融市场
不健全、融资的可及性
等因素
引起的风险
,
其中最主要
的表现形式是资金筹资困难
|
17
|
工程
/
运营
变更
|
由于前期设计的可
建造性
差
、设计错误或含糊、规范标准变化、合同变更、业主变更等原因引发的工程
/
运营
变更
|
18
|
完工风险
|
表现为
工期拖延、成本超支、项目投产后达不到设计时预定的目标,从而导致现金流不足
,
不能按时偿还债务等
|
19
|
供应风险
|
指
原材料、资源、机具设备或能源的供应不及时给项目带来损失
|
20
|
技术风险
|
指所采用技术不成熟
,难以满足预定的标准和要求,或者
适用性
差迫使私营机构追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
|
序号
|
风险因素
|
含义解释
|
21
|
气候
/
地质
条件
|
由于项目所在地
客观存在的恶劣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特殊的
地理环境
和恶劣的现场条件等
|
22
|
运营成本超支
|
政府强调
提高产品
/
服务
标准、利率
/
汇率
/
不可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