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年来两波新冠疫情,对社会面的医疗资源负担,以及个人的医疗成本负担,这种压力是不容小觑,这也会给我们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这不单单新冠感染急性期带来的医疗资源压力,还包括新冠感染带来的长新冠问题,以及导致其他各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各类呼吸道传染病持续高发等问题,都会抬高全社会的医疗支出。
而对个人来说,医疗支出提高了,自然会挤占消费支出,这必然会对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所以,过去两年,我经常说,现在全世界研究宏观经济,都不能忽略新冠这个最大变量,否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容易南辕北辙。
这也是我长期坚持关注新冠危害的原因之一,因为我自己在研究宏观经济,就不能忽略新冠这个关键变量,当鸵鸟是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放大问题。
再看看其他各方数据。
香港截止5月17日的第20周数据,7天新增阳性数是977例,比上周1042例,有小幅下降。
这符合我之前对于这两周达峰的预判。
澳门截止5月22日,7天新增感染数是315例,比起上周的287例有小幅反弹,但整体比起高峰期还是低了不少。
综合香港和澳门的数据看,本轮新冠疫情上周或本周达峰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达峰不意味着就安全了,通常到了峰值后,会在高位平台期徘徊一段时间,从达峰到完全过峰,起码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