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但是仅仅几天后,班主任尚老师就在班级家长会上,以校方认为空气净化器不是学校标准配置,不属于校方资产,按照有关部门相关规定,不允许随意接受社会捐赠等理由,回绝了家长们的提议。
听到校方的这个表态,很多家长都退缩了,毕竟不值得为了一台净化器与学校较劲。包括张梦自己,也不希望将关系闹僵,所以买净化器的事情又淡化下来。
11月27日,北京出现了2015年最严重的一次雾霾污染天气,在持续5天的污染天气里,PM2.5峰值连续爆表,突破500大关。
这一次,就连此前一度表现淡定,没有表过态的家长们也坐不住了。“大家都觉得雾霾确实是个威胁孩子健康的大事了。”张梦说,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尽快给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的呼声一下子高涨起来,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也更加具体,例如什么品牌、价位和功能的机器更适合在教室内安装,净化效果到底有多大;如果为了用净化器导致孩子处于封闭空间,会不会产生其他健康隐患等。
“如果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永远不能达成统一意见,总要有人先行动起来。”张梦说,对法律比较熟悉的她,立刻将大家的主流意见,以及其他班级的经验搜集起来,初拟了一份简单的协议。
这一次,净化器由个人捐赠改为集体租借。即由家长集体自愿出资购买,然后作为资产共有人将机器借给班上孩子使用,协议还特别对一些家长提出的安全、责任、费用等方面问题作出解释。
“先把协议发送到微信群里,然后逐一给40多位家长发私信,请他们在群里表态是否支持,有的没回复,我就再发几次。”张梦说,为了完成这件事,她特意放下工作,抽出一天时间专门用来联络家长,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家长们尤为心齐,到第二天下午为止,就有近40位家长明确表示同意安装,并愿意均摊费用。
得到大家的支持后,张梦还向班主任尚老师征求了意见。“老师给我的答复是,家长这么热心,她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是对孩子健康有利的事情,值得表扬。”张梦说,实际上,家长们讨论协议的全过程,同在群里的老师是全程知晓的,从未提过反对意见。
12月8日,又一轮重度雾霾入侵京城,这一次,北京市官方历史上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的最高预警——红色预警;北京市教委也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停课”的紧急通知。
这次家长们都觉得,事情一刻也不能再耽搁了。于是很快便锁定了购买品牌和价位,期间,依据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张梦还多次修改了协议条款,不仅对品牌、型号、价格、费用、资产共有人、责任人等问题明确标注,还安排好了不同的家长分别负责定期维护、收费、协议公示和保存等细节,甚至为六年后小学毕业,或者中间有人转学,机器和费用应如何处置做了解释和安排。为了尽量少花钱,张梦还通过公司关系拿到了团购价格。
12月11日,在其他几位热心家长的帮助下,班上超过90%的孩子家长签字,手握签名表,张梦再一次向班主任征求意见,尚老师表示,既然大部分家长都同意了,那么周一带着净化器和协议来教室安装就可以了。
12月12日一早,净化器到货了,兴奋的张梦立刻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其他家长,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麻烦也随之而来。
下午,班主任突然通知张梦,因为有家长找到她,表达了不同意见,所以净化器暂时不宜安装了。
“之前讨论阶段,明明没有人说反对,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听到老师的最新决定,张梦和大部分家长都疑惑不解。“我们都觉得事情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不能放弃,必须要知道是谁,然后与他再解释和沟通。”张梦说。
虽然班主任应对方家长的要求,拒绝透露身份信息,但是经过反复分析和排除,大家认定,反对者可能来自迄今没有公开表示支持的极少数家长中。但是经过进一步沟通后,大家了解到,其中几位家长系因不愿出钱,所以没有表态,但私下均表示过不反对,只有一位家长从头至尾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只是对行动提出过很多质疑。